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抱朴子暢玄第一

 

《抱朴子暢玄第一》


.1

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大宗也。

始祖>>>元祖、鼻祖。

萬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種不同的現象、事物。

大宗>>>事物的本源。

 

眇眛乎其深也,故稱微焉。

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

其高則冠蓋九霄,其曠則籠罩八隅

眇眛>>>混沌蒙昧。指上古人類未開化的狀態。《抱朴子任命》:“蓋聞靈機冥緬,混芒眇眛。”

綿邈>>>長久;悠遠。

冠蓋>>>象帽子樣蓋著。

九霄>>>天之極高處;高空。

籠罩>>>像籠子似地罩在上面。

八隅亦作“八嵎”。>>>八方。

 

光乎日月,迅乎電馳

電馳>>>迅疾貌。

 

倏爍景逝,或飄滭星流

滉漾於淵澄,或雰霏而雲浮。

倏爍亦作“倐爍”。>>>閃爍不定貌。

景逝>>>日光馳景,飛逝而過。

飄滭>>>帶蒸氣霧化的水涌出溢散。

星流>>>如流星飛逝。形容迅速。

滉漾>>>蕩漾。

雰霏>>>飄揚飛動貌。

 

兆類而爲有,託潛寂而爲無。

大幽而下沈,淩辰極而上游。

兆類>>>萬物。

潛寂>>>沉寂。

大幽>>>幽冥。指地下,陰間。

 

金石不能比其剛,湛露不能等其柔。

方而不矩,圓而不規。

來焉莫見,往焉莫追。

乾以之高,坤以之卑,

雲以之行,雨以之施。

 

胞胎元一,範鑄兩儀,

元一>>>指萬物的本源。

 

吐納大始鼓冶億類

大始>>>指元氣。

鼓冶>>>鼓火冶煉。引申爲陶冶、培育。

億類>>>極言品類之多。

 

佪旋四七,匠成草昧,

佪旋>>>盤旋,轉動。

四七>>>指二十八星宿。

 

轡策靈機,吹噓四氣,

幽括沖默,舒闡粲尉,

抑濁揚清,斟酌河渭,

增之不溢,挹之不匱,

與之不榮,奪之不

>>>亦作“疩”。憔悴;枯槁。

 

玄之所在,其樂不窮。

玄之所去,器弊神逝。//

 

.2

夫五聲八音,清商流徵,損聰者也。

清商>>>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古謂其調淒清悲涼,故稱。

 

鮮華豔采,彧ㄩˋ麗炳爛,傷明者也。

炳爛>>>燦爛。

 

宴安逸豫,清醪芳醴亂性者也。

清醪>>>指清酒。

芳醴>>>香甜的美酒。

亂性>>>迷亂心性。

 

冶容媚姿,鉛華素質,伐命者也。

冶容>>>豔麗的容貌。

鉛華亦作“鉛花”>>>借指婦女的美麗容貌、靑春年華。

素質>>>白晳的容色。

 

其唯玄道,可與爲永。不知玄道者,

 

雖顧眄爲生殺之神器,唇吻爲興亡之關鍵

關鍵>>>比喩事物最關緊要的部分;對事情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綺榭俯臨乎雲雨,藻室華綠以參差。

雲雨>>>指高空,天界。

 

組帳霧合,羅幬云離。

 

西毛陳於閒房,金觴華以交馳,

西毛>>>古代美人西施、毛嬙的幷稱。

 

清弦嘈囋以齊唱,鄭舞紛紜以蜲𧉮,哀簫鳴以淩霞,羽蓋浮於漣漪,

 

芳華於蘭林之囿,弄紅葩於積珠之池,

>>>指折取;搬取。

 

登峻則望遠以忘百憂,臨深則俯攬以遺朝饑

朝飢亦作“朝饑”>>>早晨空腹時感到的饑餓。

 

入宴千門之焜熀,出駈ㄑㄩ朱輪之華儀。

混熀>>>寬大明亮貌。

>>>明亮。

 

然樂極則哀集,至盈必有虧。故曲終則歎發,燕罷則心悲也。

 

理勢之攸召,猶影響之相歸也。

理勢>>>事理的發展趨勢;情勢。

 

彼假借而非真,故物往若有遺也。

 

.3

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

玄道>>>大道,玄一之道。指道家所稱的道的本源或總體。

 

得之者貴,不待黃鉞之威。體之者富,不須難得之貨。高不可登,深不可測。

 

流光,策飛景,凌六虛,貫涵溶

>>>駕御。

>>>引申爲駕馭。

飛景>>>指日光。

>>>灌注;注入。

涵溶>>>深廣。

 

出乎無上,入乎無下

無下>>>謂無在下者。

 

經乎汗漫之門,游乎窈眇之野。

窈眇亦作“窈渺” “窈妙” 。>>>精微;幽遠。

 

逍遙恍惚之中,倘佯彷彿之表。

 

九華於雲端,咀六氣於丹霞。

咽亦作“嚈”。亦作“嚥”。>>>吞入;吞食。

 

 

俳徊茫昧,翱翔希微,履略蜿虹,踐跚旋璣,此得之者也。

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虛無微茫。

踐跚>>>踩踏。

踐踏亦作“踐蹋”>>>踩;踏。

 

.4

其次則真知足,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頤光山林。

肥遁>>>同“肥遯”。

頤光>>>猶韜光。謂頤養精神,藏才不露。

 

紆鸞龍之翼於細介之伍,養浩然之氣於蓬蓽之中。

 

繿縷帶索,不以貿龍章之暐曄也。負步杖筴,不以易結駟之駱驛也。

負步>>>徒步。

 

藏夜光於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鱗甲於玄淵,以違鑽灼之災。

鱗甲>>>有鱗或甲殼的水生物的統稱。

鑽灼>>>古卜法。鉆龜里甲使薄,然后燃荊焞以灼所鉆處,使兆坼現於表面,藉以定吉凶。

 

動息知止,無往不足。

 

棄赫奕之朝華,避僨ㄈㄣˋ車之險路。

 

吟嘯蒼崖之閒,而萬物化爲塵氛。怡顏豐柯之下,而朱戶變爲繩樞

吟嘯>>>高聲吟唱;吟詠。

塵氛>>>猶言灰塵煙霧。

豐柯>>>茂盛的大樹。

朱戶>>>指富貴人家。

繩樞>>>以繩系戶樞。形容貧家房舍之陋。樞爲門戶的轉軸。

 

握耒甫田,而麾節忽若執鞭。啜荈漱泉,而太牢同乎藜藿。泰爾有餘歡於無爲之場,忻然齊貴賤於不爭之地。含醇守朴,無欲無憂,全真虛器,居平味澹。

 

恢恢蕩蕩,與渾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與造化鈞其符契。

渾成>>>天然生成。

 

如闇如明,如濁如清,似遲而疾,似虧而盈。豈肯委屍祝之坐,釋大匠之位,

 

樽俎以代無知之庖,舍繩墨而助傷手之工。

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

 

不以臭鼠之細瑣,而爲庸夫之憂樂。

細瑣>>>瑣碎細微的事物。

 

藐然不喜流俗之譽,坦爾不懼雷同之毀。

藐然>>>輕視貌。

 

不以外物汩其至精,不以利害污其純粹也。

 

窮富極貴,不足以誘之焉,

窮富極貴>>>謂極其富貴。

 

其餘何足以悅之乎?直刃沸鑊,不足以劫之焉,謗讟何足以戚之乎?常無心於衆煩,而未始與物雜也。

 

.5

若夫操隋珠以彈雀,舐秦痔以屬車,

 

朽緡以探巢,泳吕梁以求魚,

朽緡ㄒㄧㄡˇㄇㄧㄣˊ>>>朽爛的繩子。

 

旦爲稱孤之客,夕爲狐鳥之餘。棟撓餗覆,傾溺不振,蓋世人之所爲載馳企及,而達者之所爲寒心而凄愴者也。故至人嘿韶夏而韜藻梲。奮其六羽於五城之墟,而不煩銜蘆之衛。翳其鱗角乎勿用之地,而不恃曲穴之備。俯無倨鵄之呼,仰無亢極之悔,人莫之識,邈矣遼哉!」

 

.1

五行依序爲水火木金土12345

>>>卜曰噬嗑ㄕˋㄏㄜˊ

一開始21雷電閉合吃人夠夠

《易·噬嗑》:“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勑法。”

“勑”同“敕”。

其實僅是整飭明罰

要你守規矩

要遵守

有則了之後

這個或那個就不用擔心

不會踩到紅線

所以第一段很有意思

把玄當樂子來使

修成後

方而不矩圓而不規

水樣底滑滑順順

任運自在

夠溜底哩

 

第一段特別關照何?

卜曰歸妹

澤上有雷

君子以永終

永終>>>長久;永久。
>>>終;盡。

Copilot:這句話出自《周易》中的《繫辭下傳》:「君子以永終知敝」。大意是說君子(有德行的人)能夠通過事物的終結來了解它的敗壞變化。即君子能夠從事物的結局推知其變化,從而掌握事物的興衰規律。

不善其始者必不善其終<<<


靈寶畢法第十三

靈寶畢法第十三

 

靈寶畢法十一十二都沒何來十三?

有的

後三日魂生

是在之後

再加生十一十二十三

然後魄逐魂生

 

石函記說:

魂隨魄住,魄逐魂生,魂耀紫華,魄以收陽。

十一十二十三隨逐之耀

耀紫華

收陽魂

氣入魄腹

重新起復前三

魂魄不離

這鬼東西還真不好搞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朝元比喻喻

朝元比喻喻

 

朝元就是朝自己的元唄

何用比喻義?

比喻義

國辭曰:

一個詞因比喻用法所形成的意義。如「油條」有狡猾的意義,「飛機場」有平坦的意義。

 

那靈寶畢所舉的比喻又是何義?

比喻國辭曰:

將兩種相似的事物相比,使得所說的話或所寫的文章具體生動,容易了解,富有形象化。例如吝嗇的人,可用鐵公雞來比喻其一毛不拔。

[黄帝]

 


靈寶畢下第ˋ八比喻曰:

天地有五帝而比人之有五臟也

青帝甲乙木甲爲陽乙爲陰比肝之氣與液也

黑帝壬癸水壬爲陽癸爲陰比腎之氣與液也

黄帝戊己土戊爲陽己爲陰比脾之氣與液也

赤帝丙丁火丙爲陽丁爲陰比心之氣與液也

白帝庚辛金庚爲陽辛爲陰比肺之氣與液也

凡春夏秋冬之時不同而心肺肝腎之旺有月

帝體本淨

卻把祂看成臟體

本有貶抑之象

又偏說祂是氣與液

渺不足道清澄不出來

青黑黄赤白五色令人眩惑

十干五行更加添亂

清平個實境不是很好嗎

偏要搞得稀巴爛

旺旺

旺有月

心肺肝腎恐怕都不是主角

 

那個姓黄的獨領風騷

難道不知道嗎

氣與液

祂才不是

若祂是

那還朝什麼元呢


玉書籙說底那一段可不可以Show一下

玉書籙說底那一段可不可以Show一下

秘傳靈寶畢法卷下朝元八

[梗喉]

玉書籙曰

一三五七九道之分而有數

金木水火土道之變而有象

東西南北中道之列而有位

青白赤黄黑道之散而有質

數歸於無數

象反於無象

位至於無位

質還於無質

欲道之無數不分之則無數矣

欲道之無象不變之則無象矣

欲道之無位不列之則無位矣

欲道之無質不能之則無質矣

無數則道之源也

無象則道之本也

無位則道之真也

無質則道之妙也

 

天降之金簡玉札是用來誦底

是麟帶來了好消息

牠吐玉書金字

珍貴寶貝得顯

後來黃庭也精研此天書

現玉書籙象

靈寶畢挖出來大家瞧瞧

其理數象位質一一提及

又一一否定

 

有人寫道

原本真妙當無

然有丹心汗青

隨風去任你挑

檢著了算你的 


管子榷九變第四十四

管子榷九變第四十四

 朱長春撰

 

管子榷

榷字何義?

連筠簃513

水上橫木。所以渡者也。從木。寉聲。(江岳切)。←

水上橫木所以渡者也者。御覽引云。水上横木。所以渡也。亦約也。今謂之畧約。廣韻。彴ㄅㄛˊ橫木渡水廣雅。彴。獨梁也。徐鍇曰。即溪澗夏有水冬無水處。橫木爲之。至冬則去。今曰水彴橋。爾雅謂之石杠ㄍㄤ。亦曰畧彴。玉篇。水上橫木渡。今之畧彴也。漢書云。初榷酒酤。注謂。榷者。步渡橋。初學記引廣志。獨木之橋曰榷。亦曰彴。注云。榷。水上橫一木爲渡彴。今謂之略彴。釋宫石杠謂之徛ㄐㄧˋ。郭云。聚石水中。以爲步渡彴也。漢書武帝紀。初榷酒酤。韋昭曰。以木渡水曰榷。謂禁民酤釀。獨官開置。如道路設木爲榷。獨取利也。顔注。榷者步渡橋。爾雅謂之石杠。今之畧彴是也。禁閉其事。總利入官。而下無由以得。有若渡水之榷。因立名焉。//


九變第四十四

九者云何?

連筠簃1284

九。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凡九之屬皆從九。(舉有切)。←

陽之變也者。易乾卦初九正義云。老陽數九。老陰數六。老陰老陽皆變。周易以變者爲占。所以老陽數九。老陰數六者。以揲蓍之數。九遇揲則得老陽。六遇揲則得老陰。○象其屈曲究盡之形者。九究。聲相近。廣雅。九。究也。白虎通禮樂篇。九之爲言究也。子華子。數登於九而究矣。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易乾鑿度。九者氣變之究也。漢書律歷志。九者所以究極中和。爲萬物元也。//

四十四者得教示篇次

所謂九變只是氣變之究

究極中和萬物化元之得耳


管子榷八

九變第四十四

謂人之情

變有九

短語十九

單言守戰至死之九變不言人之情變也散

叙小言如不成章←

這又是個戰亂年代

守戰至死之九變

情變何如?

(死人先前理智情緒之感的變化若何)

(倖存者的感官覺知又如何)

這又是個紛擾戰亂的年代

守戰至死之九種變化

情變若何?


凡民之所以守戰至死而不德其上者,有數以至焉。

Δ

或守或戰

雖復至死

不敢恃之

以德於上

則有數存焉於其間

故能至死也


曰:

大者,親戚墳墓之所在也(一變也),

田宅富厚足居也(二變)。


不然,則州縣鄉黨與宗族,足懷樂也(三變)。


不然,則上之教訓習俗,慈愛之於民也厚,無所往而得之(君之恩厚皆在於人無所他往故得人之致死四變)(樂土惠君他邦所無往而無得寧死不往)。


不然,則山林澤谷之利足生也(五變)。

 

不然,則地形險阻,易守而難攻也(六變)。

 

不然,則罰嚴而可畏也。不然,則賞明而足勸也(七變)。

 

不然,則有深怨於敵人也(八變)。

 

不然,則有厚功於上也(功厚明祿多故亦自爲戰而不德於君九變)。

 

此民之所以守戰至死而不德其上者也。今恃不信之人,而求以智;用不守之民,而欲以固;將不戰之卒,而幸以勝,此兵之三闇ㄢˋ也。////

倖存者跟戰死者一起論

有沒有看出什麼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