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易曰陰陽不曰陽陰解

易曰陰陽不曰陽陰解

地理知本金鎖秘卷上

此義先聖後賢。皆所未發。故引伸之。即老子守雌之法。言母不言父之意。

[背後看]

六藝之文。相需爲備。而以易爲之原。資始資生之功能。惟是陰陽二物。與天地相始終而已矣。此以見易之道妙。會合冲和。盡於二物。爲萬化之機軸。故曰。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然天尊地卑。定位似不可踰。乃不曰陽陰而曰陰陽者。何居。以卦象論。坤道成地而爲陰。乾德統天而爲陽。當其化之漸也。一氣運行。雲行雨施。而品物流形矣。隨在各足。無相妨害。自春而夏而秋。各效法象。以成形質。而性命亦得以各正。(物之所受於天者爲性。天之所賦於物者爲命。正如那生機得於元亨。其時雖正。尚未成物。到得這裏乃成。觀百物花果堅實。即是各正性命。)

 

當其變之成也。化機內蘊。生意凝蓄。歛陽於陰。翕聚於中。而不外見。利也。貞也。將息於極北至陰之地。性命正矣。太和保矣。而乾元資始之實理。歸宿於中。此以知元之生也。不生於元。而生於貞。從至陰中開闢而出之者焉。故曰。道具於陰。而行之者陽。肇化之端。雖先於陽。却守其常。而居陽後。從陽而動。而宏大乎陽。以濟陽之施也。因揭其天地形體陰陽軀殼。爲之正告於後覺曰。天是一個渾圇的物。雖包乎地之外。而元陽之氣。則迸出乎地陰之中。地雖一塊物。處乎天之中。其中却翕聚得天陽之氣。發散出來。故乾天曰大生。坤地曰廣生。大生是渾圇無所不包。廣生是含宏廣闊。能容受夫那天陽之氣。以爲消消息息之原。所以萬物之生。皆負陰而抱陽者。有由然耳。故易曰陰陽。不曰陽陰。嗚呼。冰霜閱歷之時。含蘊得無窮生意於陰涸之中。退藏於密。人自不見之耳。即如人身一小天地而言。亦莫不是負陰抱陽這個道理。左視可見。陽也。其方爲東。其令爲春。前視可見。陽也。其方正南。其令爲夏。右視可見。陽也。其方爲西。其令爲秋。提視其背不可見。陰也。其方爲北。其令爲冬。世間寧有人焉。能自見其背者乎。無有也。是其陰統陽之象也。釋之於地理龍穴。其道亦欲猶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尤欲似人身之小天地。背負一陰而抱三陽。乃爲吉也。金剛肚。和尚頭。覆水舡。覆地箕。可葬之乎。可謂之吉穴也乎。背突胸前。陽陰之象。陰居陽前。不親順矣。非理之甚。地理以陰爲死氣。陽爲生氣。吾得而訣之曰。龍穴之道。坐死朝生。盡其妙矣。蓋即一陰在穴後。三陽開而於向上左右也。明乎易曰陰陽不曰陽陰之旨。地理之能事畢矣。茲之陰陽家。遍地皆是。解此義者。不審能得幾人。此而不解。尚得解陰陽家。重托以陰陽二宅之大事也哉。可顛倒其文以贈之曰。陽陰先生。肯出此解。雖寓刻薄。仍見忠厚。達者以爲然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