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性善圖説

性善圖説

太倉陸世儀道威著

陰神之毒能害人之性

陰精之毒能害人之命

陰氣之毒能伐人臟腑

唱道真言云

一欲與不欲之分而已。←

欲之來即陰

欲之去即陽

故賞德罰罪抑陰尊陽

 

丙午端月克艱陳生。來自澄江。會講於升書馬先生之資深堂。共論性善之旨。余出昔年東林舊講義。與諸友共讀。中有性善屬氣質之説。諸友讀而曜然。以喜者過半。然終以宋儒有義理氣質之説。不能無少疑。頗著辨論。歸而思論性之旨。莫備於易。觀性之法。莫妙於太極圖。因憑易論圖。憑圖論性。稍爲發明。以見人性之善。正在氣質。非余臆論。庶質之當世。賢人君子有所就正云。//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此

論性之原也古之聖人言性者有矣書曰維皇上帝

降衷於下民若有恒性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則

性之大原於天於此可見然未嘗親切指示於天

人相命之際言之也惟孔子讀易於卦畫陰陽之間

實見夫天人相命之理恍若目可以覩而手可以指

者特揭之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繼之者善也成

之者性也而後人義理氣質之説由之以起矣蓋後

人不察性之一字爲人物公共之性又不察善之一

字爲人性獨有之善而但見人性之參錯不齊不可

獨以善名之也因舉惡而歸之於氣質舉善而歸之

於義理若曰天命之初未著於物其善固如是耳而

不知天命之初未著於物此人與物之所同而未可

獨以歸之於人者也今試以周子之圖明之自陰陽

五行以上皆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也繼之者善則

陰陽五行以下一圈圖説所謂無極之真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者耳此固天與人物將接未接之頃但可

以善名而不可以性名者也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之時而有氣化男女搆精萬物化生之時而有形化

於是萬物始各一其性而有性之名夫是之謂成之

者性是成性之中萬有不齊而總其倫頻之大几則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故曰人之性善是善也正以

人之氣質得於天者較物獨爲純粹故有是善非於

氣質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物不能得而人獨能得之

也然則何以謂之義理也曰是即氣質中之合宜而

有條理者指而名之也何者爲合宜而有條理即惻

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四端是矣因四端知其有健順

五常因健順五常而知健順五常之所由來者實本

於陰陽五行之德此所以謂之義理而非於陰陽形

氣之外別有一物焉謂之義理而人可得之以爲性

也此周子所以謂陰陽一太極太極本無極也//

 


前圖乃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之圖故就陰陽五

行以上觀天地陰陽五行以下觀人此圖則就人而

觀者也周子所謂人極則孔子所謂繼善也繼善似

不再云人極然繼善之善即一陰一陽之道道即太

極人所本之以立極者是即人極也若形生神發則

成性也性成於形生神發之後則必有氣質而後有

性而人極不可遂名性也若性之有五則所謂仁義

禮智信之德得天五行之氣而生者自聖賢以至於

凡庸固無不全不備然其間氣稟不齊則即於全備

之中而亦有偏輕偏重之異故得木氣多而偏於仁

則謂之仁者而其所見亦偏於仁得水氣多而偏於

知則謂之智者而其所見亦偏於知得五行之氣俱

偏且駁而五德俱偏且駁則謂之百姓而日用不知

是仁也智也固善也即日用不知亦善也何也百姓

但不知耳惟其亦有是五德故有是日用若禽獸草

木則并日用而無之矣故全備之聖人發而爲盛德

爲大業而日用不知之百姓亦發而爲與知爲與能

盛德大業善也與知與能亦善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