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長生任洞經上
原名洞經示讀
配二十四個洞穴
古人都是這樣摸蜊仔兼洗褲
愈摸愈有
愈有愈晦
蚵仔麵線一碗多少
哈哈還分小大啦
你媽沒跟你説
便宜的不要吃
你還嘴饞
二十塊能吃什麼
海岸光電板垃圾一大堆
落在旁邊的當然不會是好東西
賣給你二十便宜你了
其實有害無益
現代任脈(人賣)都是濁陰
謝自然在世也肯定不會吃的
禳災道經言愈灾
愈者勝也故病差言愈
病差 平愈 平復痊愈
每況愈下<<<即是沉淪
故從會陰起底
1. 會陰 別名屏翳,海底,下極
2. 曲骨 別名屈骨
3. 中極 別名玉泉,氣原
4. 關元 別名三結交,大中極,下紀,次門
5. 石門 別名丹田,利機,命門,精露
6. 氣海 別名脖胦,下氣海,下育
7. 陰交 別名少關,橫戶
8. 神闕 別名臍中,命蒂,氣合,環谷,維會,生門
9. 水分 別名中守,分水
10.
下脘 別名下管
11.
建里
12.
中脘 別名中管,胃脘,胃管,太倉,上紀
13.
上脘 別名上管
14.
巨闕
15.
鳩尾 別名尾翳,神府
16.
中庭 別名龍頷
17.
膻中 別名上氣海,元兒,胸堂
18.
玉堂 別名玉英
19.
紫宫
20.
華蓋
21.
璇璣
22.
天突 別名玉戶,天瞿
23.
廉泉 別名本池,舌本
24.
承漿 別名天池,懸漿
大洞仙經原序
大凡事之有其究竟者,必有其原來。如洞經一書,人但知為吾學道之書,而不知乃吾敘述之書也。人但知三十六章之是守,而不知三十六章之訛複也。吾久欲定正,惜未得人;即有其人,始似勤恆,繼謂虛渺;或半途而廢者有之,或已成而疑訾者有之。嗚呼!人多若此,吾何望焉。是以即欲定正,而終無由矣。即如本朝大吾道之化者,賴彭氏兄弟(即彭太史定求輩)發其源,其始之勤勤弗懈,亦不可不謂為誠篤者也,繼則矜奇自滿,以貴怠功,始終不無二致,則亦奚足尚哉。下此則淺嘗者愈衆,甯堪問耶。雍正五年冬,有符圖司教金本存,疏呈洞經原由,乃稱久欲欽依元範,刻志修持,深苦傳本互異,實難遵守,懇恩勅仙定正詳註,以便刊傳,以廣大化。閱之適契吾心,且喜本存之勤恆也。因勅某仙與某人為師,令其註明傳世,不期某生亦復怠慢,視為可有可無,經年於滋,功無十一。其中雖有頗可取之人,請師解註,而諸仙亦只依諸傳本為之訓話,凡章句之訛複,與夫洞經之原來究竟,卒未之言也。吾苟不親為詳本末、定章次、正字句,則本存之捧誦刊刻,不惟徒費心力,而且以訛傳訛,貽誤來兹,將莫如其底止矣。然吾欲親正,究難得人。幸天道不終剝,剝極而復;人心無悉困,困中有亨。本存而外,復有華如琪其人者,矢志投誠﹐皈依吾化。吾見其年雖少,其信頗專,愛命代吾傳筆,定正字句之重誤,序解章目之結末。自序經以至結經,共二十四章,皆述吾成己之始,成物之終者,今一一為之揭示,如每章皆有元始天王曰之句,以人看之,似即吾師所授之玉經,而不知乃吾得道之後,復蒙吾師授以蒼胡頡寶珠,其珠光煥為彩雲,結成此經,皆序吾入門求道保元,以至成道,度厄化幽,悉由吾師授以玉經而得,以造夫太玄也。其必冠以此五字者,又吾於珠光所結經文之上加之,以誌不忘本之意。至吾師所授之玉經,自吾得道後,吾師復秘於大洞矣,其傳世者,即此經也。夫此經自太元受後,歷虞夏商周,暨漢唐宋,而迄於今,屢經興廢,其得不跡熄而存者,諒多記傳鈔授,故錯訛互異,以至於斯。吾今者因本存之誠懇,華生之信篤,故不厭煩囂,親降校正,俾本存奉此刊傳,以為定本,庶後之習者得其源矣。
時
雍正六年戊申五日文昌帝君序於蜀渝永濟壇
大洞經示讀序
文昌帝君蒙元始天王,授以《大洞玉經》,潜心竭力修持於水洞之中,久而不懈,以至成真證道,其功德皆由於是經也。
爾金本存,志切修持,志矢誠篤,故感帝君親降,爲之校正定本,爾亦能遵守刊布,力事誦持,十餘年來,功未少怠,實屬可嘉。昨又疏以玄理幽深,無門可入,哀求詮注。
時,吾承值帝旁,乃蒙敕令,爲之指點,聞命之下,殊深怕栗。蓋大洞仙經,其間文義幽深,詞理玄密,即上位仙真亦難窺其妙蘊,況吾輩乎?
今即奉命,敢復何辭,但就吾素隨帝君以侍元始天王之側,竊有聞其萬一之說,謹述之以告,用爲讀之之方可也。若曰詮注,則吾豈敢。
但願後之學者,就吾之指示,深思研會,涵泳貫通,久漸自徹其微,以悟夫無極之真矣。
是集抄成當名洞經示讀云爾。
時
乾隆丙辰長至日斗口魁神馬天君
序於黔之大定鱔壇
重刋道藏輯要
洞經示讀
序經章第一
〄
示讀曰。各章章旨。已蒙帝君降正示明。惟信受奉持可也。至序經三章。不過述帝君。受元始天王傳授洞經之由。及修持之功。用示來兹耳。結經一章。乃言洞經之效。文理明晰。可毌庸註。元契諸章。一如毛詩小柄。以紀帝君修持功驗。以明本章之義。俾崇修者。知所從入也。但須篤志勤恒。潜心默悟。自得其意矣。兹亦不必多贅。//
[]
道言。昔在龍漢刼初。元始天王出大洞玉經。於高上玉清宫。命吾演太元次元之道。吾自是勤誦不輟。元始天王。見吾求道心誠。遂以太元之音。流響玉清。宏大帝德合一之道。示九統之法。溥九光之符。吾不敢自私。因公之世人。能誦之登齋修行。自然萬神歡慶。萬靈護持。萬神感格。萬仙翕臨。可以飛度。三災四煞。五鬼六害。七傷八難。九厄十惡。立望登仙入聖。不待有所作爲。而自無不爲也。苟不誦之。由是善念泯滅。惡念日增。何以登仙入聖乎。有能宏施無窮。功德廣刻。大洞經文。普施天下觀望以爲典型。則玉帝降鑒。而飛天親迎矣。然不獨可以榮本身。且並將歷代遠祖。歷刼種親。俱可以超昇。而更生矣。世冑接仙長爲貴人。功滿道備骨肉同昇。乘龍駕雲。上朝玉清。//
目錄看一下啊
前五章<<<序經、序事、序理、序源、詳源
後有<<<通明、還元、化幽一二三四、結經
共成二十四
末有總義、示蒙偶吟
超ㄅㄧㄤˋ的一本
跟炁穴配著看
序事章第二
〄
帝君曰。此章名序事。蓋序吾學道之時。惟誠心不二。直至七炁覺悟。同歸一元。而與吾師。元始天王。共飛昇於九天也。//
[]
元始天王曰。真陽帝賓老。
Δ
真陽乃生物祖炁。天地未判之先。一點靈光。無極之真也。主宰之謂。帝賓。敬之之意。老。尊之之意。//
[]
受事會玉皇。
Δ
受事。受之以事。即常應也。玉。貴之之意。皇。大也。玉皇上帝。即吾心之主宰。本然之理是也。會之者。凡事運用於一心。而無不得其主宰之謂。即常静也。//
[]
滅魔除穢尸。
Δ
魔情識之魔。滅之則無意念之雜。穢尸。臭穢之尸。除之則無形骸之役。//
[]
百司詣絳宫。
Δ
百司。百體各有所司。如耳司聽。目司視之類。詣。至也。絳。赤紅色。絳宫。心宫也。心本赤。故曰絳。//
[]
逸宅丹元内。
Δ
逸安宅居也。丹紅色陽也。元。黑色陰也。蓋先天陰孕乎陽。而陽舍於陰中。故見其丹元之色。//
[]
五炁結十方。
Δ
五炁。金木水火土之精炁也。結。聚也。四正四隅上下謂之十方。即天地之中也。//
[]
七轉司命至。
Δ
七。少陽之數。轉。復也。七日來復。陰盡陽生之候。司命至。則天命之理得。//
[]
三回召仙公。
Δ
三。純陽之象。回。還也。龍降虎伏。金來歸性之時。召。呼也。召仙公。則長生之道備。//
[]
泰山主鬼者。
Δ
泰山。東嶽主宰也。鬼者。陰之靈。泰山居於東方。乃陽氣發生之地。而陽統乎陰。故主鬼也。//
[]
急校三官中。
Δ
校。勘也。三官天地水官也。即人身之三元。//
[]
十德初成基。
Δ
十。數之終成也。德即天命之理。得之於我者。至此則成德。有其基矣。//
[]
同飛七覺元。
Δ
同飛。如鳥之飛。七。耳目口鼻舌身意也。覺悟元本也。七竅皆悟其本來。而不同於冥頑之軀。即所謂七竅相通。竅竅光明是也。//
此章。言真陽之炁。乃生化之宰。至貴至尊。人能全之。則萬理皆備。時而受之。以事以一貫萬。左右逢原。内無情識之擾。外無形骸之役。百體從令於心。心有主。則所得益固。意大定。而五行自全。静極見天地之心。命由我立。功純具長生之道。仙可立致。養成純陽之體。不墮陰邪。而三元爲之混合。其德之成。不有基乎。至此。則踐形盡性。觸處天機。七竅光明。而有以還其本來之面目矣。//
頌曰。真陽孕育自丹元。五炁融和大道全。到得百司惟我命。同歸七覺入天仙。//
元契(音薜)曰。誦之七遍。七元斗神皇妃下降。移住南宫。萬炁齊超。得飛仙門。//
序理章第三
〄
帝君曰。此章言學道之理。
[]
元始天王曰。清靈扇八極。
Δ
清靈。即道也。道一而神。沖虚至妙。故清靈也。扇。吹揚也。四方之外。有八極。此言道之在天地者。充塞而無間也。//
[]
鼓輪三華城。
Δ
鼓動輪轉也。三華精炁神。精藏下宫。炁藏中宫。神藏上宫。各有界限。如城也。此言道之在人身者。周流而不息也。//
[]
披此胞胎結。
Δ
披。開明也。此。指清靈而言。胞胎炁之藴育而成者。即乾坤交媾。罷一點落黄庭是也。//
[]
六祖受福生。
Δ
六祖。六根所由生者。意識也。先浄意識。則諸識不生。具有超脱之象。即文殊云。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
辰宿皆衞道。
Δ
辰。早。宿。暮也。衞護也。道即胞胎所結者。二六時中。勤勤保護。一如衆星之拱北辰也。//
[]
常守帝一營。
Δ
常守。綿綿不絕意。帝一此心主宰惟一。而不紛雜之謂。營。中也。守中抱一而不離也。//
[]
公子執五符。
Δ
公無私子。子炁執守也。五心肝脾肺腎也。以母炁伏子炁。子母相守。而和合也。//
[]
太一居紫房。
Δ
太一。即先天未始之始也。居。藏也。紫房。元神所居幽密如房。即安神祖竅。翕聚先天是也。//
[]
三合永不紊。
Δ
三合。精炁神三者。合而爲一。永不紊亂也。//
[]
拔昇玉帝宫。
Δ
拔昇。自下而上也。玉帝宫。上帝所居。即道也。言與道爲一也。//
[]
少女郁墨子。
Δ
此下原其始初用功而言。後復推之以至其極。少女即姹女。郁。美盛貎。墨。黑也。墨子。即嬰兒。//
[]
預兆一炁中。
Δ
預先兆基也。嬰兒姹女交結而成夫妻。合爲一炁。修鍊之始也。//
[]
拘制精血液。
Δ
拘朿制限也。精血液。人之所賴以生者。拘制之。使不泄漏也。//
[]
盈滿五臟充。
Δ
五臟。心肝脾肺腎也。充。足也。精血液三者。盈滿而充足也。//
[]
十真登紫房。
Δ
十全真。本來登昇也。登紫房。則煉炁歸神矣。//
[]
帝子化金仙。
Δ
帝子。即元神化變也。長生不壞。謂之金仙。//
[]
白玉飛符召。
Δ
白玉。言其貴。飛。速也。符以玉爲之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執之相合以爲信也。//
[]
引昇龍臺天。
Δ
形神俱妙。超凡入聖。//
此章。言清靈之炁。放之則彌六合。歛之則在一身。原本周流不息。初無間斷。特人自昧之耳。若能知之採取烹煉。則珠落黄庭而結胞胎。六根清浄。自然解脱。又於子午時中淨勤加保護。守中抱一。綿綿不絕。私無所容。則以母炁伏子炁。子母相戀。融合無間。以此先天真種。蟄藏炁穴。住息温養。三元混一。永不紊亂。與道爲體矣。然其功必有所由始。故學道者。惟先將嬰兒姹女交合一炁。立爲根基。情欲不干。精液滿盈。然後煉精歸炁。煉炁歸神。全其本真。變化爲丹。長生不壞。則形神俱妙。復還太虚。自有白玉之符相召。而引昇於龍臺天焉。//
頌曰。三華輪轉結胞胎。帝一能招太一來。拘制血精登紫府。形神俱妙上龍臺。//
元契曰。誦之八遍。八景神生。八威神王。四方八面。强護修真。註舉仙名。斬絕地戶。永斷惡根。萬炁齊明。得飛神門。////
序源章第四
〄
帝君曰。此章言學道之源。//
[]
元始天王曰。紫精毓華林。
Δ
紫精。紫炁之精。生。炁也。炁非陽不能生。陽之色赤也。然帝出乎震。陽炁發生之初。始於東方。東青色也。赤與青間而爲紫。故生炁。從東方來者。謂之紫炁也。毓。生也。華林東方。乾坤交媾之後。老陽不用。退居西北。而長子用事。故紫炁之精。毓於華林。猶人之神。發於肝木也。//
[]
長眠太無外。
Δ
長眠。冥心返照。龜藏蛇蟄之謂。指用功而言也。太。太極。無。無極。//
[]
玉房生寶雲。
Δ
玉房。乾宫。即易云。乾爲金。爲玉是也。寶。貴重之意。雲。地炁之上升者。地交於天。故生寶雲。//
[]
九扇胞胎内。
Δ
九。陽。扇。布也。施也。陽施陰化而結胞胎。//
[]
帝賓奉玉符。
Δ
帝。上帝。賓。大賓。奉。持也。玉符。白玉之符。所執以爲信者。對上帝見大賓。而奉玉符。敬謹之至也。//
[]
三光回紫蓋。
Δ
三光。精炁神三者。充實而有光輝也。回。旋繞也。紫蓋三者。團結而成。即三華聚頂之意。//
[]
蒼玉斌來生。
Δ
蒼。青色。玉。乾也。乾爲天。天之色蒼也。斌。文彩朗著貌。斌來生。則乾體漸復矣。//
[]
衞此長夜會。
Δ
衞。守護也。此。指蒼玉。長夜會。藏神内用。混沌養真也。//
[]
五靈度符籍。
Δ
五靈。精神魂魄意也。度脱符合籍位也。五靈各安其位也。//
[]
九統合九光。
Δ
九金之成數統會也。混而爲一也。金來歸性。有其光也。//
[]
太元居玉清。
Δ
太元。窈冥莫測之謂。居。藏也。玉清。即乾元。虚無澄徹清之至也。//
[]
紫陽發萬生。
Δ
紫陽。坎中之陽。水火交媾之後。赤與黑間而成紫。乃萬物祖炁。由此發生。即三體重生。萬物光也。//
[]
元精育九靈。
Δ
元精。太元之精。真陰也。育。生九靈。頭有九宫。身有九竅。皆藏精棲神之所。各具靈根。//
[]
元父結胎仙。
Δ
元。乾元。生生之本故曰父。真陰真陽交合而結胞胎。則長生之道得矣。//
此章。言紫氣之精。毓於華林。而根於太極。人能回光返照。遊神太虚。使地交於天。則陽施陰化。胞胎可成。但入室之際。須恭敬奉持。儼如對帝迎賓。聚三華於鼎内。用心烹鍊。乾體漸復。救護命寶。以虚養神。則耳目口鼻身之五識。各返其根。精神魂魄意之五靈。自安其位。金來歸性。具有光明。復自有入無。窈冥之内。虚靈湛清。真陽可以發生萬物。真陰足以孕育九靈。陰陽合抱而成太極。復還元始。聖胎完固。成仙必矣。//
頌曰。紫精原毓自華林。根本由從太極尋。但得長眠無間斷。一元胎就現真金。//
元契曰。誦之九遍。九統帝會。九光神集。混合百神。與天齊年。八會遊集。朝應九天。萬炁齊清。得登真門。////
詳源章第五
〄
帝君曰。此章乃吾自詳其學。道之源也。故不記吾師之寶號。//
[]
高上洞元。
Δ
高上。混沌之區。洞。幽深也。元即太一。是爲無始。//
[]
元生九天。
Δ
九天。始青、太青、始丹、太丹、始素、太素、始元、太元、中央大梵是也。//
[]
炁祖太无。
Δ
炁。九天之炁。祖根也。本也。太无。即太極無極。//
[]
衆風映元。
Δ
衆。多。風。天地交感之炁。映照也。元太元風。涵太元之中精。故能動化萬物。而行乎天上。//
[]
曾親絕散。
Δ
曾親承上文祖字之意。道由一生二。二變爲三。逐流漸遠。猶人始祖之下有高曾也。絕離散分也。即降本流末。而生萬物之意。//
[]
四清睹閒。
Δ
四。四方。清浄閒安也。天地皆見其清甯也。//
[]
帝一上景。
Δ
帝一。主宰惟一。上景。乃理之最上者。無以加也。//
[]
連衆攝煙。
Δ
連合衆萬。殊也。攝收斂之意。煙。炁之散見者。上則一本而萬殊。此則萬殊而一本。俱指道之在天地者而言。//
[]
長契一運。
Δ
此下指道之在人而言。契合一運。一元之運用。//
[]
七世投閑。
Δ
七世亦承上祖字之意。即人之七識也。投入閑欄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者。//
[]
託靈屬命。
Δ
託寄靈性也。屬付命。即天命。人受天地陰陽五行之炁。得以生而成形。皆性命之所寄也。//
[]
華灼自然。
Δ
華灼。昭著也。性命發現。皆出於自然。不待勉强也。//
[]
流輝六曜。
Δ
流輝有其光也。六曜。南斗離位也。//
[]
泯邈沉遷。
Δ
泯絕。邈遠。沉墮。遷改也。未能伏虎。先降龍也。//
[]
凌梵御暉。
Δ
凌駕梵西域。精也。御。制。暉。日光炁也。煉精御炁也。//
[]
西華彰安。
Δ
西。金位。華。光也。彰著。安和也。真金發現。其光昭著。而安和也。//
[]
併編帝簡。
Δ
併同編載簡書也。帝簡即洞經。昔帝君所受之玉經。乃元始天王所著。故曰帝簡。此仙經。乃序帝君之修爲。故曰併編。//
[]
盡得解源。
Δ
解悟源本也。使人盡悟其本源。而不迷於所往也。以上論其理。//
[]
胎田邃路。
Δ
此下舉其要。胎田。即祖竅。邃。幽密也。//
[]
世發玉蘭。
Δ
世亦緣上祖字而言。續也。發生玉貴蘭香之最清者。翕聚先天。則發玉蘭矣。蘭爲王者之香。多生於幽谷。故比之也。//
[]
靈光八輝。
Δ
靈光。即真性。八輝。八方輝映。無不明也。//
[]
萬神俱生。
Δ
衆妙歸根。而神化出矣。//
此章。言天地未判之先、空洞虚无、渾然一炁、莫可窺測、迨有無相射、動盪氤氲、而九天以生、天雖名九、統歸太无、凡炁之鼓動。無非太元之流露。降本流末。支分派別。充塞宇宙。然萬殊不外於一本。主宰仍歸於太一。道之在天地者。然也。人能長契一運。則在我之七識。自無紛出之患。夫人自受生以來。稟炁成形。而性命已賦。其發見昭著。皆出於自然。惟先觀照本心。光透南離。泯其離合之迹。然後煉精御炁。斯真金發見。本體安和。則一元之理可得。此帝君憫念世人。故併載其理於洞經。欲人盡得解源。而知所從入也。然其要則在於胎田。學者能守此竅。久而不離。翕聚先天。清香發越。真性圓明。光無不照。天心見而神明至矣。//
頌曰。炁祖真元結九天。玉蘭世發在胎田。人天本自無差別。一點靈光混太元。//
元契曰。大洞仙經太元第一。聖人誦之。飛昇九天。凡夫誦之。免一切罪。誠心向道。自獲洞清。初誦仙經。羣魔俯首。萬炁齊正。////
入門章第六
〄
帝君曰。此章。言吾入門時。吾師所授大洞玉經。有高上宴紫清之句。因名之曰入門。至後。吾得成道。實由此耳。//
[]
元始天王曰。高上宴紫清。
Δ
高上。太虚之表。宴息。杳冥之謂。紫。黑赤色。陰。孕乎陽也。清。純一不雜也。//
[]
五老輔玉根。
Δ
五老。金木水火土之精也。輔佐玉根。即乾元。//
[]
太素拂渺景。
Δ
素。白也。本質未染謂之太素。心性純潔也。拂。逆返也。渺景幽遠之區。沖漠无朕之中。即老子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也。//
[]
合符帝一尊。
Δ
合符。渾融也。帝一居天庭。元神所棲。人之最貴者。心息相依。抱一而不離也。//
[]
白帝皓育奬。
Δ
白帝。西方之神。即人之真性也。皓。潔白精瑩貌。育生奬。稱許也。即月現庚方之謂。//
[]
回金太霞卿。
Δ
回金。復其本元。金來歸性也。太霞。紫陽之炁。卿。貴也。即悟真云。化成一塊紫金霜也。//
[]
度我死戶閉。
Δ
度。超脱也。死戶。在下丹田。至陰之地。度之者。剝盡羣陰。害裏生恩也。//
[]
拔出三途昇。
Δ
三途。苦海也。拔出者。脱離苦海。分胎出。自在崑崙頂上行。//
[]
十通由斯生。
Δ
十通。聞一知十之謂。定則生慧也。//
[]
妙行由此興。
Δ
妙行。隱顯自在之謂。//
[]
洞明光景中。
Δ
空洞虚明。光華燭於周身。所謂一片光明者是也。//
[]
帝一真元經。
Δ
此帝一真道。理之最元妙者。故筆之於經。以示人也。//
此章。言虚无混沌之中。宴息杳冥。陰孕乎陽。純一不雜。初無朕兆之可窺。迨一氣動盪。氤氲開闔。五行自生。分鎭各方。輔佐玉清。以成生化之功。惟人稟炁受形。斯理已具。圓明洞徹。初無少欠。但有生以後。七情緣染於外。思慮紛擾於内。則有時而昏。若致虚以保其太素純潔之體。守静以凝其主宰。惟一之神丹既居鼎。覺一點靈光。自心常照。而無晝夜。久則神與性合。精與情寂。復還乾體。紫陽乃生爍盡羣陰。超脫苦海。智慧明通。隱顯自在。自是空洞虚靈。真性大全矣。此修行帝一真道。理之最上一乘。故垂經以詔後人也。//
頌曰。玉根清浄本無名。帝一融涵太素精。拔出三途並閉戶。回金自作太霞卿。//
元契曰。文昌大洞仙經。修行帝一真道。妙行大全。始證萬通。聖功初績。元理幽深。常誦百遍。自然通炁。千遍不輟。通神通靈。////
求道章第七
〄
帝君曰。此章。言吾知道之幽深元渺。而惟誠一其心。堅確其志。以求之耳。//
[]
元始天王曰。玉虚順元歸。
Δ
玉虚即太虚。萬緣俱絶。内念不生。謂之太虚。順不逆也。元。乾也。乾爲天。天之色。元也。易云。天元而地黄。歸宿也。游心冥漠。觀照本竅也。//
[]
天晨金霄遊。
Δ
晨。早也。天晨。平旦之氣。靈光發現。謂之金霄。近天炁初。念由太虚而出。猶近天之炁。清明而不雜也。遊。行也。此天癸初生之時。//
[]
朗朗生帝境。
Δ
朗朗。明也。帝境。心境。心爲萬物主宰。故曰帝。//
[]
頃爾駕玉洲。
Δ
頃爾。倐忽之意。駕。過也。玉洲。十洲之一。神仙所居。在人則内腎曲江是也。中有真陽。故曰玉洲。水所聚處。下交於腎也。//
[]
左撫命神童。
Δ
左。陽也。撫。摩。命令也。神童即嬰兒。變化不測之謂神。//
[]
右弻命書符。
Δ
右。陰也。弻。輔佐也。書符。言其合心腎相交。陰與陽合也。//
[]
明真煥九霄。
Δ
明。貫通。意真。本來也。煥。光明貎。九霄。九天也。在人頭有九宫。猶天有九霄。//
[]
三日映元敷。
Δ
三日。月生明時。映照元乾。敷布也。三日出庚。月照西乾。即山頭月白。藥苖新也。//
[]
千景併生矜。
Δ
千景。即衆妙。併。同也。矜。矜持。愼也。衆妙歸根。送歸土釜。不敢肆也。//
[]
内有幽寥无。
Δ
幽深寥虚无。太无也。息念俱銷。煉神還虚。//
[]
令我得長年。
Δ
十月胎完。與天同夀。//
[]
千劫始一周。
Δ
一世爲一劫。周。甲子周也。人以六十年爲一周。此以千劫爲一周。言其久也。//
[]
黄籙保劫仞。
Δ
籙。圖書。黄籙。上帝所賜者。保全也。仙以五百年爲一劫。八尺曰仞高也。上帝賜以黄籙。歷劫不壞。其道愈高也。//
[]
披錦入神邱。
Δ
披。被。錦。紫霞之衣。神邱。太清仙境也。//
[]
太一務命根。
Δ
妄緣俱絕。一念堅凝。謂之太一。務。專力也。命根。天命之根。即祖竅也。守而不離。//
[]
公子召合符。
Δ
公則無私。子。子炁。召。引也。心無私欲。則以我身之子炁。召引天地之母炁。子母相戀。而和合也。//
[]
十回度初心。
Δ
十回。功完也。度。脱。初心。始志也。功完行滿。初志乃釋。得入大信根。大信志念誠篤之謂。根堅確不搖。如樹木之有根也。歷久不變始終如一。則入大信根矣。//
此章。言人之求道。惟先煉己純熟。萬緣俱浄。遊神太虚。觀照本竅。待彼一陽初動。始念清明。遊行空際。心地朗徹。先天之鉛將至。則在我一身之精炁不動。只於内腎之下。倐忽之間。運一點真汞。以迎之真鉛。既過鵲橋之東。左提右挈。鉛與汞混合爲一。陰陽交媾。静悟本來。然後升轆轤二車。由夾脊雙關。上通泥丸。遍徹九宫。注雙目。降金庭。下重樓。入絳宫。冶煉三日出庚。金精發現。衆妙俱生。然後送歸土釜封固温養。矜愼保持。以如來空空之心。合真人深深之息。久則息住胎凝。神返虚无。命寶常固。留形住世。人以六十年爲一周者。此則千刼而始一周。愈煉愈堅。歷劫不壞。其道彌高。上朝玉清。與天爲一矣。然入門之要。必先外絕諸緣。内祛諸妄。一念堅凝。專力命根。認定此竅。須臾不離。久則心公無私。與天地通。奪先天之沖和。逆上雙關。前返乎後。以達本根。使母炁伏子炁。子母眷戀。息息歸根。混合無間。蟄藏炁穴。功無少息。十月胎完。初志乃釋。此則意念誠篤。歷久彌堅。而得入於大信根也。//
頌曰。神邱高峻邁崑崙。求陟還須務命根。令我長年由太一。十回初度入元門。//
元契曰。誦之二遍。得入信根。善因不絕。仙籍書名。萬炁齊和。得定顖門。////
守道章第八
〄
帝君曰。此章。言吾既得道而守之。不敢失。//
[]
元始天王曰。玉帝元上旛。
Δ
玉。玉清帝。主宰即无極也。元杳杳冥冥之謂。上至極也。旛。旗活動之意。无極之真。孕於太清一炁。蟠結杳冥。至極氤氲活動也。//
[]
製命九天元。
Δ
製。裁製分也。命。令也。九天。解見前。元。太元冥漠也。道由一生二。二變爲三。三分爲九。其裁製命令。俱默運於於穆之表。//
[]
七覺乘妙道。
Δ
七覺。七竅。皆具靈動之炁。故曰覺。乘。載也。乘妙道。含靈育性。炁載乎理也。//
[]
歡熙神風還。
Δ
歡熙。暢遂和悦也。神風。鼓舞意。還。旋也。培養根源。觀照本竅。則精神朗發。和暢鼓舞。如神風之還也。//
[]
飈燦北停華。
Δ
飈。緣上文風字而言。疾風從下而上也。燦。明。北停。北之中華光也。珠明水底。真陽生於北海之中。//
[]
紫英列東班。
Δ
紫英。紫陽之精。陰中之陽也。列。布也。東班。震位。陽生於復。而見乎震。//
[]
琳和九霄外。
Δ
琳。美玉。和。小笙。以玉爲飾。九霄。青碧丹景。玉太紫琅神霄是也。九霄皆五行之炁所結而成。外則感召天地陰陽五行之正炁。如玉笙之音。響徹雲衢。聲應炁求也。//
[]
玉符徴太元。
Δ
玉符解見前。徴。召。太元。即太極乾元也。元言其理幽深而難測。内則擒制一身鉛汞之精華。使其渾合而朝元也。//
[]
三素生泥丸。
Δ
三素。精炁神三者。復還本質。不落緣飾之謂。生。聚也。泥丸。天庭宫藏神之所。三華合一。聚於頂也。//
[]
發耀金靈間。
Δ
發。見。耀。光。金靈即性。間。中也。金蟾吐熖是也。//
[]
元君誦萬遍。
Δ
元君。乾元。爲萬物主宰。故稱君。誦。念兹在兹之意。萬遍不一而足。無忘無助是也。//
[]
一心守衞專。
Δ
一心。凝神不紛也。守。存其本有。衞。防其牽引。專誠篤也。深根固蔕之道。//
[]
十善生元中。
Δ
十善。衆善。元中。混沌冥漠之鄕。虚无湛寂。則萬理有歸懷之樂。//
[]
度厄而自然。
Δ
超脱厄難。頓歸清浄。自有爲而入无爲也。//
此章。言乾元之理。混於玉清一炁。蟠結溟涬窅渺。高超无上。而氤氲活動。含靈至妙。自是虚无開闔。分爲九天。裁製運用。俱歸渾穆。人得之以成形而生七竅。炁載乎理。妙道以著。故人能培養根源。觀照祖竅。久則油然心生。浩然炁暢。自有一段清甯。闔闢之機。飛躍活動之趣。一點真陽。從下而上。在北海中生出。結爲紫英。布現震宫。外則感召天地靈陽之正炁。内則擒制一身鉛汞之精華。少焉。呼吸相通。母子符合。達於命府。三素生於泥丸。一靈現於規中。而大丹凝矣。又以真人藏於深室。无助无忘。優游涵泳。冥心守護。虚極静篤。迨十月胎完。返有爲无。沖漠之中。萬善俱生。又何厄難之不超脱。而自在无爲也哉。//
頌曰。妙道虚无炁象千。一心守衞更須專。金靈發耀歸真我。十善元生入自然。//
元契曰。誦之三遍得自在。智度一切厄入元。上關萬炁齊清。入希聖門。////
////洞經示讀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