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爻物當名》張溥序
易書寂寥。於今傷之。蓋善者不言。言者未必善也。時義散慢。賞音益稀。追蹤前人。不如嘿嘿。黎子美周每爲撫膺。欲以東坡海外之文。尋山陽枯冢之論。其事誠難。頃者讀爻物當名一書。則真仰青天覩白日矣。美周驚才絕代。詩歌古文。名書法篆。無不極致。顧其根據冥深。全以道勝。昔人謂春日秋水。未可高擬內則。猶徘徊牆外以曹劉自限。烏足與語子雲哉。程子談易。必以身驗。晦翁守之。自知親切。不同河漢。其所持論。匕箸燕笑。牀第居處。莫不有易。况頫仰興亡。縱觀成敗。文武得之。幽厲失之。間召得之。榮公皇甫失之。孔子周人也。目擊道存。行事備具。測之以易。直寒暑冷煖。時至立覺。予嘗謂孔子憂時之作。挹損褒諱。莫如春秋。深切著明。莫如易。後人以春秋言治亂。不若以易言治亂之尤長也。美周天性忠孝。讀史尤詳。遠覽近察。悉寓於易。以爻配事。以事例爻。不煩大卜立筮。詹尹拂龜。吉凶瞭如。其明炳燭。畏正月之震電。懼桃李之冬華。河雒先兆。寧分今古。予次而序之。遑遑求索。非徒損益知止。白賁救奢也。但美周方踔厲獨行。問津瞽者。余欲望爲龍門之壺。遂病弗遑矣。社盟弟張溥題。//
《周易爻物當名》徐世溥序
余序黎子詩。徘徊經年。不欲輕也。秋夕徧讀九辨茂陵青蓮諸篇。酒酣起成詩序時。黎子同宿溪上。乃復屬余序易。以余因嘗注易而繫之矣。憶往歲答桐城方子書云。士大夫能詩賦而不達經學。則近於山人。通經學而不能吟詠。則近於腐儒。吟咏而無經濟。則近于婦人。黎子工詩通易。談天用事如指掌。旁精書畫雜學。若黎子者幾全歟。易之道廣大悉備。然孔子所謂有聖人之道四焉者盡之矣。余之繫易也。義取繫辭而補其三。及讀黎子爻物當名。其象實。其變覈。辭則聖人繫之在前。占則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則名物而義舉矣。夫易稱名小。取類大。其旨遠。其詞文。文生於名。名生於物。物生於象。象生於爻。或以本卦。或以互體。或以外合。或從變來。或以本爻。名不當故文失。文不當故吉凶生焉。世之治易有如黎子者。余又可以多作乎哉。
南州社盟弟徐世溥題。//
《周易爻物當名》章美序
夫聖人之書。無隱怪焉。指其事。昭其文。使天下曉然于中正之道斯已矣。易取乎畫象。則智有所殫。慮有所絕。何也。曰。人心之變也。其至此而休乎。周禮太卜掌三兆。與三易相表裏。凡使人之不誠者歸于誠。所以示天也。乃自商瞿田何而下。聖人漸遠。真傳流失。二千年以來。各自為說無算。而其著者七十餘家。或言象。或言數。或言理。或言占。四者要皆本乎象。然則象固難明而易託者乎。余嘗夜陳一卦。反復終端。意言屏離。神明難即。慨夫絕學之不繼也。不意當吾世而得一人焉。曰新安程子子上。子上之言曰。易逆數也。數存乎卦爻之後。可得而言。數存乎卦爻之先。不可得而言也。故言乎卦爻之後之數。子雲之太元。司馬之潛虛。堯夫之皇極。譬跛者之擿埴。免乎一人之蹣跚而已焉。言乎卦爻之先之數。則天之所繇生。地之所繇成。人物之所繇懸殊。譬之手握日月。騎龍負雲。將以窮無窮而極無極焉。嗚呼至矣。越十五年而又得一人。曰東粵黎子美周。美周之言曰。卦之有爻。所以效變也。詞之有象。所以像象也。考交互。研物宜。而當名辨物之書。于是乎出。漢京房專守名數。魏鍾會詳互體。才性同異。而王弼以理致兼之。黎子殆其人哉。雖然。黎子以為周公之詞。凡以明人臣之學云爾。又何說也。吾觀天地之數皆五。故人之生也。其倫亦五。靡或彊而同也。然而父之與子也。夫之與婦也。兄之與弟也。不待交而交者也。朋也友也。君之與臣也。必待交而交者也。待交而交。則是非邪正之途。不可以不辨。君子小人之等。不可以不嚴。黎子察陰陽之質。定吉凶之性。略置天美。敦舉義合。其亦有憂患之思乎。易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四多懼。亦以臣道概之。然則繇程子之說。可以見聖人之心。繇黎子之說。可以振聖人之教。後有起者。雖謂不悖于中正可也。而天下之知黎子者。卒以文章稱。夫黎子豈文人而已乎。是為序。崇禎丁丑閏夏。古吳社弟章美子克氏謹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