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經綸卷之四──手足證略
₡
〇𨨾。古文證。
〇上、土、土、金。
〇證
證據。
〇略
簡略。
〇證據簡略
不足爲徵。
〇不足爲訓(典式、准則)。
〇手足四末(四肢)。
【手足證略】
[]
手足爲諸陽之本,陽之氣主動,以應天。
₡
〇本末。下也。
〇𨨾ㄓㄥˋ。上天。下金。
〇徵手足爲金。中有二土。
〇金生於土。從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〇左右二土皆有金。
〇揚雄傳云。歷金門。上玉堂。
〇歷此足太陽膀胱經(金門)。可上玉英(玉堂、膻中之上)。
〇白玉英英。ㄋㄟㄋㄟ上。光鮮唄。
〇光鮮亮麗。光鮮的是陽之氣。
〇神的位。主宰動。
〇下有金門。中有玉英。以應頭顛(天)。
〇手足是神的位。主宰動。
〇土生金。動也。
〇土生金。下生上天。
〇天。顛也。上也。
〇不上。不足以言動也。
₡₡
〇動
說文曰
〇動。作也。從力。重聲。(徒總切)←
清輕之氣 上浮而爲天
此云重 慎上也
重聲 有力上漂之聲 非凝重也
〇說文解字義證云(義證4458齊魯)
作也者釋詁文孟子將終歲勤動趙注動作
呂氏春秋察今篇必循法以動高注動作也←
古文動從辵ㄔㄨㄛˋ
而辵是乍行乍止
不是一昧底趕鴨子上架
輕巧有步驟有手段不持重
不愣頭愣腦被凝重給拖垮
這才是循法以動又能上漂的境界
手足舉重若輕
勤行無罣礙
政策施展得開
那這個神之位就保得住
動靜一如
難道不是嗎!!!!!
↓↓↓
[]
經曰
天有十日 人有手十指以應之 天有十二行 人有足十指 莖 垂以應之
[]
又曰
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攝 故凡人之日用動作 無不藉力於手足 血氣盛者則健舉輕便 血氣衰者則委頓沉重
其中於病也
或傷於風 或傷於寒 或傷於濕 所傷之因有不同 而手足上下之病亦有異
[]
經云
風爲百病之長 其變無常
濕留關節
令人四肢不仁
風邪從陽而親上
濕邪從陰而親下
惟陰寒之氣
挾風濕而來 因人之虛 隙以乘之 上下中外無定處
故寒氣積而不瀉則溫氣去
血凝澀 脉不通 手足爲之攣痛
經
所謂冬氣滿在四肢是也
[]
又
肺心有邪
其氣留於兩肘
肝有邪
其氣留於兩股
脾有邪
其氣留於兩髀ㄅㄧˋ
腎有邪
其氣留於兩膝
此五臟有邪
留爲手足之病 而其要皆統於脾
蓋脾主四肢
脾脉太過爲病 在外則令人四肢不舉
脾藏在體爲肉
形不足則四肢不用 此可以驗脾之虛實 而知手足致病之大略也
[]
一臂痛人皆謂風寒襲臂而然不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宜分別經絡而治之先令病者以兩手伸直其臂貼身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後其臂
之前廉痛者屬陽明經後廉痛者屬太陽經外廉痛者屬少陽經內廉痛者屬厥陰經內前廉痛者屬太陰經內後廉痛者屬少陰經視其何經受病按經取穴以行灸法庶無南轅北轍之誤若手腫痛或指掌連臂膊痛謂之手氣或臂痛不舉或癰毒仆傷皆是氣血凝滯臂連肩背酸痛兩手軟痺由痰飲流入四肢又有血不榮筋而致臂痛者當養其血痛自止也又血燥筋攣遇寒則劇此肝氣虛弱風寒客於經絡故也若手足拘攣麻木又爲脾肺氣虧濕邪不化以致此耳一痺之爲言閉也經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爲痺其風氣勝者爲行痺寒氣勝者爲痛痺濕氣勝者爲著痺其有筋脈肌皮骨五痺之目以明春夏四季秋冬五氣之所感受各主一髒也非三氣之外又別有此五症也所謂行痺者痛無定處俗名鬼箭風又名流火古云歷節風又曰白虎歷節風晝則靜夜則動其痛徹骨如虎嚙之狀風痺痛有定處或四肢拘攣關節疼痛名曰痛風著痺者麻木不仁素問云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靈樞曰衛氣不行則爲麻木東垣宗之以麻痺之症必補衛氣而行之景岳云治痺之法祗峻補其陰宣通脈絡不宜過用風燥之劑亦內經之旨也又風痺流行上中下三部乘人髒腑之虛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而作痛若腿腳生瘡渾身瘙癢是其人本血虛因風濕傷脾主肌肉肌肉腠理爲邪壅閉不得宣達而作癢此二者專主風濕而言然又有冷痺熱痺痰痺血痺胸痺胞痺腸痺周痺當詳症脈分別治之要不外劉李二氏所論一以攻邪爲主邪去則正氣自安一以補正爲要正復則邪氣自卻當攻當補左執經者善行其權也一腿叉風憎寒發熱或筋攣腫痛當陰股HT 間足厥陰之脈上 內廉循股陰入毛中人有鬱怒肝氣積而不行下注於腿叉而作痛或風寒內犯肝腎陽氣留止亦有此症人多以爲濕熱下流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一鶴膝風兩膝腫大
腿枯細象如鶴膝之形俗謂之鼓槌風總不過風寒濕三氣之爲病然腫病必有邪滯枯細者必因血虛初起可用葱熨消法久宜養氣滋血爲主再視其外症何如兼治之可也一足發熱多屬陰虛如腎水虧耗脛膝酸軟而足熱肝血不足筋脈隱痛而足熱脾陽下陷腹脹腿酸而足熱虛勞之人每有此症然亦有濕熱下注壅遏營衛常行之道兩不相下其氣蒸騰而發熱是又不可視爲陰虛而一例治之也一香港腳之疾東垣謂實水濕之所爲也初
即灸患處二三十壯以道引濕氣外出遂不至成大患按古無是名稱自晉蘇敬始其頑麻腫痛者即經所謂痺厥也痿軟不收者即經所謂痿厥也其衝心者即經所謂厥逆也自東垣發寒濕濕熱之論後學泥之遂成南北二派不知人在氣交之中正變邪感何地不然非南人不患北病北人不患南病也在善治者察明經絡所起更審六氣中何氣當之如病者頭痛目眩項強腰脊身體經絡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皆痛太陽經症也如翕翕寒熱呻欠口鼻乾腹脹髀膝臏中循
外 下足跗入中指內間皆痛陽明經症也如口苦上喘脅痛面垢體無光澤頭目痛缺盆并腋下如馬刀腫自汗振寒發熱胸中脅肋髀膝外至 絕骨外踝及諸節指皆痛少陽經症也如腹滿夾咽連舌系急胸膈痞滿循
骨下股膝內前廉內踝過核骨後連足大指之端內側皆痛太陰經症也如腰脊痛小指之下連足心循內踝入跟中上 內出 中內廉股肉皆痛上沖胸咽饑不能食面黑小便淋閉咳唾不已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小腹不仁者難治此少陰經症也如腰脅偏疼從足大指連足趺上廉上
至內廉循股環陰抵小腹夾臍諸處脹痛兩腳攣急嗌乾嘔逆洞泄厥陰經症也以上六經各隨其氣所勝者而調之庶無有誤一痿症又名軟風手足痿軟而無力百節緩縱而不收經分五髒之熱名病其所屬皮脈筋肉骨五痿是也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
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幹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爲筋痿脾氣熱則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爲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此五痿者經從髒氣所要者各舉其一以爲例會而通之則五勞五志六淫盡得成五髒之熱以爲痿也丹溪會合經旨謂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誠爲治痿之大法又諸痿之病未有不因陽明虛而得者治痿獨取陽明確有真見外此無餘義矣一轉筋病仲景謂其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足太陽之下血氣皆少則善轉筋踵下痛又云諸筋者皆屬於節又云肝血虛筋無所養轉結而痛此與傷寒異也夫傷寒霍亂者其本在於陽明胃經也陰陽反戾清濁相干上下相離營衛不能相維故轉筋攣痛經絡亂行暴熱吐瀉中焦衛氣所主也有從標而得之者有從本而得之者有從標本而得之者六經之變治各不同察其脈色知犯何經隨經標本各施其治則撥亂反正之功可收效於須臾之頃也
手足症治
肩臂冷痛
凡人肩臂冷痛者每遇風寒肩上多冷或日須熱手撫摩夜須多被擁蓋庶可支持此以陽氣不足氣血衰弱而然若不預爲之治恐中風不遂等症由此而成也須灸肩 二穴方免此患蓋肩係兩手之安否環跳係兩足之安否此不可不灸輕者七壯風寒甚者十四壯或分二三次報之但不可過多恐臂細也若灸環跳則四五十壯無害又法灸膏肓
肩井臂痛不舉肩井 肩 曲池 淵液 曲澤臂肘掣痛 後溪項強肘痛 大淵手腕痛 陽谷手膊痛手臂紅腫液門 中渚受濕手足拘攣曲池 尺澤 腕骨 外關 中渚 五虎在手食指無名指背間本節前骨尖上各一穴握拳取之主治手指拘攣臂腕五指疼痛腕骨
支正四肢麻戰蜷攣中渚五痺曲池 外關 合谷 中渚 膏肓 肩井 肩上中下三部痺痛足三里冷痺陽陵泉足痺不仁腰俞 懸鐘濕痺趾疼同治手背癰毒中渚渾身瘙癢麻痺風市 懸鐘腿叉風腎俞
環跳 陽陵泉 懸鐘 崑崙膝風腫痛足三里 陽陵泉 陰陵泉 太衝 崑崙足發熱湧泉 然谷膝脛冷痛曲泉 厲兌膝臏腫痛厲兌 此穴合隱白治夢魔香港腳 忽覺有蟲自足心行至腰中即暈絕久方蘇醒此真香港腳也初覺即宜灸足三里
懸鐘 絕谷 風市 肩井 陽陵泉 陽輔 崑崙 照海 太衝白虎歷節風風市 此穴在膝上七寸外側兩筋間 又法令正身平立直隨兩手著腿當中指頭盡處陷中是穴灸三五壯玉龍兼陰市能治腳膝乏力兩足轉筋陽陵泉
承山 邱墟 三陰交 照海腳踝內筋急灸內踝四十壯外筋急灸外踝四十壯腿膝冷痺鶴膝風陽陵泉 環跳 風市濕痛兩腿瘡癢血海寒濕筋攣疼痛環跳 風市痿症湧泉 陰谷 陽輔足內廉腫痛肩井
三陰交 大敦足腕腫痛解溪 邱墟寒濕腳瘡取足跗上三寸許足腕正中陷處是穴灸七壯神效此穴當即是解溪穴 照海手足逆冷大都僕傷肘背痛肩井 陽池足 腫不得履地昆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