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雪心編之葆光
莊子. 齊物論
82
【眉批】
→宣註。八德皆引成語。有分有辯。尤此處切證。
→聖人何畛之有。皆各因其當然耳。
→陸樹芝云。莊子善讀春秋。深得經意如此。可知其似詆孔子處。皆非詆也。
→明無不見。則無辦矣。
→大道五句。言大之至者。反不存其迹。是惠子對面。下五句是惠子正面。
→能止其所不知。則無所謂大知小知。自無所謂大言小言。有不言之大辯。即得乎不道之大道矣。
→惠子輩以明於是非明。莊子偏說得是大迷芒。至比之狂狙。彼以不分是非為不明。莊子偏說是大光明。至比之於天鈞天府。極之進於十日。於公共見地外。別具見地。於千古不易道理上。更尋出道理。而掃則掃箇滯。透必透得出。真千古第一等聰明。第一等筆力。第一等文心也。解人放開心眼。自當得其神脈也。
→林註。蓬蒿之間。物之所安。聽其自存可也。不必搜剔根株。○自開手至此為第一段。
[]
夫道。未始有封(道惡乎往而不存。○郭註。道無封故萬物得恣其分域。)。言未始有常(言惡乎存而不可。○郭註。彼此言之。故是非無定。)。為(去聲)是(因無封無常。乃各據一方。各持一說。)而有畛也(畫出彼此是非之界。)。
[]
請言其畛。有左有右(相對而相反。各異便也。)。有倫(分之有序。)有義(處之得宜。)有分(剖其大端。)有辯(辯其細微曲折。)有競(並逐為競。)
有爭(角勝為爭。)。此之謂八德(論辯家自以為八德。生出多少名色。陸註。此其不相通之畛也。以堅白鳴者。正是加此。)。
[]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聞見所不及。故不言。○郭註。夫六合之外。謂萬物性分之表耳。物之性表。雖有理存。而非性分之內。則未嘗以感聖人也。若論之。則是引萬物使學其不能也。故不論其外。而八畛同於自得。)。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不參擬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記也。)聖人議而不辯(因其當然而議。據事直書。未嘗辯以求勝。○郭註。順其成迹而擬乎至當之極。不執其所是以非眾人也。)。
[]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不在分辯之迹。○郭註。夫物物自分。事事自別。而欲由己以分別之。不見彼之自分自別也。)。
[]
曰何也。聖人懷之(渾然不露。○郭註。以不辯為懷耳。聖人無懷。)。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急欲表暴。)。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辯者只見得一邊。卻不見道之全體。)。
[]
夫大道不稱(無可名。付之自稱耳。)。大辯不言(無是非。付之自別耳。)。大仁不仁。(仁自渾全。無仁之迹。)大廉不嗛ㄑㄧㄢ(欺覃反。○郭註。夫自足者物之去來非我也。故無所用其嗛盈。宣註。嗛音歉。猴脖貯食而忻忻自足也。穀梁傳。一穀不升謂之嗛。)。大勇不忮ㄓˋ。道昭而不道(可名非道。)。言辯而不及(辯不勝辯。○郭註。不能及其自分也。)。仁常而不成(郭註。物無常愛。有常愛必不周。)。廉清而不信(外示潔則中可疑。)。勇忮而不成(恃功必敗。○郭註。忮逆之勇。天下共疾之。無敢舉足之地。)。
[]
五者园(同圓。崔音刓。郭音團。)。而幾(平聲。盡也。)向方矣(凡物圓行而方滯。)。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郭註。所不知者。皆性分之外也。故止於所知之內而止也。)。
[]
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渾全不露。)。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淵默之中。無所不藏。○郭註。浩然都任之也。)。
[]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正見天府之無盡藏。應上無益。損乎其真。○郭註。至人之心若鏡。應而不藏。故曠然無盈虛之變也。)。
而不知其所由來(無心於得而自來。○郭註。至理之來。自然無迹。)。此之謂葆(祕藏)光。(郭註。任其自明。故其光不弊也。○宣註。光芒都蘊蓄不露。就天府中推出一。義以上皆發明不須有謂的餘意收住。)
[]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一國)膾(一國)胥敖(一國)。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郭註。於安任之道未弘。故聽朝而不怡也。將欲寄明齊一之理於大聖。故發自怪之問以起對。)
。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郭註。夫物之所安。無陋也。則蓬艾乃三子之妙處也。)。若(指堯)不釋然何哉(何足介意而欲伐之。)。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歸震川曰。蓬蒿翳蔽未深。但當以明德普照。不必分別而伐之也。十日者連旬日朗。光照自徧。言其繼照之久。非真日體有十也。)。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德與天地同流。)。
Δ
末幅歸結正意疏爽有致因物論而生是非因是非而分畛域
抽祕騁妍撰出多少名目後世有述遂以八德稱之此聖人所
弗為也夫以聖人之才智可以無所不論無所不議無所不辯
乃猶不敢盡言況不及聖人者乎正襟危坐名論若樂可以羽
翼聖經維持世教分者分其是非不分乃勝於分辯者辯其是
中之非非中之是不辯乃勝於辯聖人懷之一而已矣毋庸辯
也眾人辯之示以是非不勝辯也辯者非無所見惟見為是非
而不見為一所以求明而得昧大辯大道二句是主餘三件俱
是陪說五者本是圓融渾成一落形迹之中如方者之不可為
圓而動形滯礙矣知止其所不知一所字界出知字郭註最明
正言不知者不可妄為推測非言知而不自以為知然猶有止
之意見存也孰若渾忘其知與不知而不言不道尤為超然物
外乎而辯者究不知也果其能知則淵默之中即為天府出納
無窮迥非挈瓶小智所能測不知其所由來則亦行其所無事
巳矣再就天府中推出葆光一層截然收住筆力千鈞凡光輝
之自炫於外者必有所不足於中葆光者即君子闇然日章之
道也聖人懷之乃為盛德光輝之至末以引證堯舜問答之言
輕輕作給宗膾胥敖以比放言高論一等人其識趣卑污支離
蔓引猶處乎蓬艾之間不足與之較量是非也十日並出二句
與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句相映發末句提出德字壓倒眾論
亦所謂不言之辯不道之道也詞意悠然有揮絃送鴻之妙
堯時十日並出羿射其九乃荒謬不經之談不過借明正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