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葆光
459
莊子. 天地
【眉批】
→宣註。開口寓意大壑便有神人一段解悟在胸中矣。○注焉不滿二句。渾寫神人心地。
→胡註。惟聖治。故民得其視顛顛而橫目。諸解作人目橫生於面。俚甚。
→陸註。天下化。從聖治也。而未及德澤之及人。故又問德人。
→合參泰宇發光。所以照也。神則遂於大明之上。而乘之以照。又初非有可見之光也。光與形俱。入於窈冥之門。如滅亡然。此則照徹空曠矣。故曰照曠。致命則去故復常。盡情則離偽居實。與天地同其廣大。其樂一天地之樂。而萬物皆銷歸無有。萬物皆復其本根。此則混一杳冥。神化而不可測者也。故曰混冥。
[]
諄芒(取望之諄諄。察之芒芒二意。撰作姓名。或曰元氣也。又霧氣也。)將東之(往)大壑(東海)。適遇苑風(亦姓名。取扶搖大風之義。)於東海之濱。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閒閒引起)。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苑風曰。夫子無意於橫目之民乎(誤會遊字。疑為棄世也。橫目謂橫其目而四面瞻顧以望聖治。)。願聞聖治(去聲)。諄芒曰。聖治乎(三字搖擺。口角津津。)。官(命官)施(布政)而不失其宜。拔舉(用人)而不失其能(無曠職。無遺賢。)。畢見其情事(盡見事物之情。)。而行其所為(順而行之。使民易從。)。行言自為而天下化(所行所言。自為而已。無心為人而天下化。)。手撓(動也)顧指(顧盼指揮之間。)。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郭註。各至其性。任其自為故也。)。願聞德人。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率自然耳。)。不藏是非美惡(郭註。無是非美惡於胸中。而任之天下。)。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與人共之。非有意取人安之悅之也。)。怊(音超)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怊乎儻乎。皆惆悵貌。)若行而失其道也(諸解指四海歸附意。按此段寫德人之容。此二句應從德人心境上著想。)。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出(極寫無心無為之意。)。此謂德人之容(郭註。德者神人之迹也。故曰容。)。願聞神人。曰上神乘光(乘載也。所載者精光。)。與形滅亡(郭註。乘光者乃無光。)。此謂照曠。致命(推致天命。)盡情(窮盡實理。)天地樂而萬物銷忘(胸次與天地為一而物累皆捐。浩然自得而遊於無有也。)。萬物復情(無-不遊於虛。無一不歸於實。)。此之謂混冥(物我兩忘也。此皆所以迹也。不著於迹矣。)。
Δ
以大壑引起神人。寓言最精。注焉不滿二句。為神人立竿見影。橫目句忽作一颺。極有風調。苑風以是為無意濟世。不知大壑之功用無窮也。聖治一節。在治化上形容。官施拔舉。不免有措施之迹。重在言行自為句。仍屬無心無為。所以為聖治也。德人一節。摹寫功用之潛務默化。較前深入一層。慚進自然。而未能超然物外也。此二層不過遞出神人。精神全注於末節。乘光者。性命中凝聚之精光。載之以行於空虛之處。與形滅忘。則返虛入渾。遺其形而存其神。照者虛室生白之詣。曠者空洞無物之象。解乘光二字。體會入微。致命盡情。與天地同樂。而萬事俱返於無。神人直行所無事焉。寸心之運化無形。萬物之真情畢露。混者渾合無間。冥者杳冥無象。解上神二字。透徹無遺。以大壑起。以神人結。只閒閒問答。而格局謹嚴。有常山率然之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