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列御寇
1087
【眉批】
→林註。苞苴遺贈之物。竿牘遺問之書。喻小知之明。
→歸震川曰。泯知。
→合參。此處太一。與常言太一不同。其句法。太乙與兼濟對。形虛與道物對。太一。猶言極其均平。合形上形下而一之也。
→王鳳洲曰。水本生乎氣。發洩乎太清。此論亦高。
→郭註。泊然無為。而任其天行也。
→胡註。夫至人之所以能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者。以其能聚精會神。而歸之未始有物。甘冥於無何有之鄉也。故其精神轉運。如水之流乎無形之地。道出於虛也。即其發洩而為兼濟太一也。亦在於太清之所而。非沈濁污穢。道又歸於虛也。
→大甯者。與物相安於無事。不敝其精神也。緘對堅白之學。
[]
小夫(狹小之人。)之知(智)不離苞(裹物者。)苴(音居。藉物者。詩箋。以果實相遺者。必苞苴之。)竿牘(竿竹也。牘簡也。古人以竹簡為書。相問遺也。喻所見粗淺。)。
敝精神乎蹇(艱澀)淺(役志於細。可惜誤用精神。○郭註。苞苴以遺。竿牘以問。遺問之具。小知所殉。宣註。今人拊髀自悲。胡註。苞苴。喻儀文。竿牘。喻學問。蹇艱難。淺粗淺。小夫之知。不過矜其所難。見其所淺而已。)。
而欲兼濟道物(內欲濟乎道。外欲濟乎物。)。
太一(承兼濟言。欲調和以歸於一致。)形(屬物。)虛(屬道。○承道物言。連上句一氣讀。)。
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宇宙皆物也。物之所在。無從下手。)。
形累(句○滯於有形。)不知太初(道之所在。未能遺形太初。混茫無物之初。○郭註。小夫之知。而欲兼濟道物。經虛涉遠。志大神敝。形為之累。則迷惑而失致也。宣註。見小者不能合大道。胡註。惟至人為能行道生物。反
形歸虛。今小夫之精神。已盡乎蹇淺。而欲為此。則迷惘無從著手。累於形而不知太初在於何所矣。太一。提攝調和之意。與兼濟一例講。形虛。實與虛也。與道物一例講。)。
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無始。即太初也。歸字妙。無始以來。皆造化之精神所貫。受之則成為至人。歸之則還諸無始也。)。
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冥字妙。甘字尤妙。甘冥。即東坡所謂黑甜也。無何有。則無始也。)。
水流乎無形(水之流者有形。此屬至人心境說。源頭活水。則流乎無形。)。
發洩乎太清(二句一氣。說出於虛而歸於虛。其流行者。在空洞之中。靜深有本。其發洩者仍在太清之表。皎潔無塵。形容道體極妙。)。
悲哉乎(為小夫悲。)。汝為知(智○病在有心為之。)在毫末(指上苞苴竿牘蹇淺之事。○郭註。為知合。言所得者細。)。
而不知(平聲。)大甯(不知與大道相安。忘乎物。并忘乎道。而從能兼濟道物。此所謂因而付之。而與道大適也。郭註。任性大甯而至。宣註。無為自然。甘冥於無何有之鄉。則大甯也。循本。甘冥。即酣眠。水流無形。發洩太清。言至人如水之無心。所以濟道物而一形與虛也。知在亳未。言小知也。)。
Δ
苞苴竿牘舉至微者以概小夫之知是借用字面猶言挈瓶之
知卑無高論也蹇則索之於艱難淺則求之於瑣屑皆徒敝其
精神而無濟於道物乃欲以此希至人之兼濟必不能經虛涉
遠命物之化而道妙渾然知敝於中何以觀乎宇宙之大形累
於外何以返乎太始之初彼搜求至博研析至精祇是小夫見
解轉入至人便一毫都用不著也精神者功能之所出歸之無
始漠然不見其功能冥行者性分之所甘遊於無有窅然莫窺
其性量道在無形自流通於不竭之源道在有形仍發泄於太
清之表以不知者為知是以心境恬適謂之大甯也結處為小
知深致其慨視一切宏通博雅之才名物象數之學概等於毫
毛上下古今目光如炬
₡
宣註。此段掃除小知。歸重大道。說到至人。分明是化不可為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