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知北遊
802
【眉批】
→陸註。外者物交於外也。內者心存於內也。化者推移變遷也。古人於物之交於外者。任其推移變遷。而心之存於內者。並無推移變遷。今之人。則中無主而惑於小知。外好辯而堅欲求勝矣。
→唐荊川曰。兩樣下兩句。莫多。省事也。甚有味乎其反覆之也。
→林註。囿圃宮室。古之所學。各成一家。乃君子之人。如儒墨者師。亦不能合同而論。未免是此而非彼紛紛相齏粉。況今之人。去古益遼。異同益多。其能與物化而不傷者鮮矣。○ 世人於營營逐逐之時。自覺煩擾。每有思休而樂就閒曠焉。及一旦入於其中。寂寞無聊。又不免靜中思動矣。是無故而樂。無故而哀也。
→宣註。知遇將迎之境。能能將迎之才也。
→呂註。知所遇而不知所不遇。遇則偶物。不遇則離物也。知能能而不知所不能。能則為物役。不能則役於物也。
→宣註。無將迎。則遊於自然矣。其要止在不逐物以勞心。蓋道本無際。以有心與之則失也。
→苞按。知遇而不知所遇。不遇屬境言。聯絡上文。不遇屬知言。貫串下文。二義均有意味。兩存之可也。
[]
顏淵問乎仲尼曰。回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任物之來而無成心。若者將而承之。迎而致之。便是著迹也。)。回敢問其遊(問何以遊心於無物。)。
[]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外化其迹。而內保其真。○郭註。以心順形而形自化。)。今之人。內化(此是化於物而神明無主者。)而不外化(滯於形迹。物而不化。○郭註。以心使形。)。與物化者(真是化境。所謂外化也。)。一不化者也(化者皆不化者之流行耳。所謂內不化也。○郭註。常無心。故一不化。一不化。乃能與物化耳。)。安化安不化(何有化不化之分。○郭註。化與不化。皆任彼。斯無心也。)。安與之相靡(宣註。靡通摩。言何可內與外相摩擬。○郭註。直無心而恣其自化耳。非將迎而靡順之。靡如字。陸註。漸摩變。化如物交物而化物也。三說俱妙。)。必與之莫多(不將迎。適足而止。化機所為。不能增益。○宣註。一氣所為。天然分際。莫能加多。)。狶韋氏之囿(最寬)。黃帝之圃(稍隘)。有虞氏之宮(又隘)。湯武之室(隘之至。道之廣狹不同。迹愈彰則規模愈隘。為其滯於外也。○郭註。言夫無必而任化。乃羣聖之遊處。陸註。囿大於圃。圃大於宮。宮大於室。世遞降而所遊遞狹也。)。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道至儒墨而極隘。而彼有師承。且以之為人師。當世所稱為君子者是已。)
。故以是非相齎(音姬)也(有心排擊。以是非辯論相齎粉。兩相傷也。正與下文傷字相照。)。而況今之人乎(為師者猶以有心傷物。何況世變愈下乎。○郭註。齎和也。夫儒墨之師。天下之難和者。而無心者猶故和之。而況其几乎。)。
[]
聖人處物不傷物(無心是非。兩忘而化其道。至順也。)。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內不隘。則外亦不礙。彼此皆遊於虛。有何傷損。)。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雖將迎而並無將迎之迹。將之以無所將。迎之以無所迎。唯無心故至順。至順故無將也。無不將也。無迎也。無不迎也。回問無將迎。偏說他能將迎。筆奇思幻。)。
[]
山林與(平聲。下同。)。皋壤與(皆空曠之境。從遊字對面生意。)。使我欣欣然而樂與(山林皋壤。未善於我。而我便樂之。此為無故而樂也。古藏本。皋壤下句。有與我無親四字。義更優。○胡註。內境既隘。故恃外之曠境以為樂。然非真樂。故下云哀又繼之。)。樂未畢也。哀又繼之(情隨境變。然所謂內化而外不化也。謝太傅謂中年哀樂正宜以絲竹陶寫。皆哀樂之役於外者。○郭註。夫無故而樂。亦無故而哀也。則凡所樂不足樂。所哀不足哀也。)。哀樂之來。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內化而外不化。則有將迎。唯至人視外來之哀樂。如蚉虻之過一乎太虛。)。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哀樂感於物而動。心為哀樂所據。忽去忽來。如逆旅然。可悲極矣。○郭註。不能坐忘自得。而為哀樂所寄也。○胡註。暗應將迎。)。
[]
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之所及謂之遇。然所遇有限也。遇樂則樂。遇哀則哀。但知遇物。而不知離物也。)。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力之所及謂之能。然所能有限也。○郭註。所不能者。不能強能也。由此觀之。知與不知。能與不能。制不由我也。概當付之自然耳。)。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知能無涯。則有不知不能者。固人之常也。○郭註。受生各有分也。宣註。人但以知能為知能。而不知以不知不能為知能。是以日逐於無涯。)。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必欲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失性甚矣。秪見其相齎於是非之途。展轉於哀樂之中。傷物而適以自傷而已。)。豈不亦悲哉(勞心推測。可為悲痛。)。
[]
至言去言。至為去為。(二者皆返於無。)齊知之所知(知本不齊。必欲強而齊之。使之無所不知而後已。)。則淺矣(反掉作收。正見無將迎者之與物化也。○陸註。齊知之所知。在本段為所遊之狹。在通篇則以證知之當掊擊而去之也。○合之外篇十五。只至言無言三句。已括其旨。結一篇。即結全篇也。)。
Δ
此段極力寫一化字。化之妙境。即無之真境也。無所將迎。正是過化存神本領。外化而內不化者。化之權在我。能化物而不為物化。內化而外不化者。化之權在物。化於物而不能化物。究竟化者即不化者之流行。化者自化。不化者一化之所從出也。孰知其化。孰知其不化。化不化兩相摩盪。孰知其所以然。要以其自然者。還之於造化。而無所增益於其間。則將迎之迹俱化矣。囿圃宮室喻心境之廣狹。心境愈隘。方寸之地。是非橫據其間。辯論排擊。足以傷物。而物亦從而傷之。世變愈下。至儒墨而是非更多。轉相師承而禍益亟矣。抬出聖人不傷物。亦不為物傷。無所將迎者。乃真妙於將迎也。一筆頓住上文。下面另開靈境。山林皋壤三句。擲筆空中。高唱而入。如聽蘇門長嘯響應萬山。忽樂忽哀倏忽萬變。寫得閃爍非常。哀樂之或去或來。皆造化之明抽暗曳。而不能以自為。化其哀樂之心。則外化而內不化也。舉世夢夢。任哀樂之寓於吾心。深堪悲痛。直為逆旅句。義心苦調。喚醒癡迷。末幅應轉內化外不化一層。深致其慨有所遇而生其哀樂。何如哀樂兩忘。雖遇亦如其不遇。有所能而與為將迎何如將迎俱渾。雖能亦如其不能。知能有盡。而務欲免乎人之所不免。勢必至於兩傷。其可悲者。又當何如邪。至言不言四句。結出遊字真際。與起手無為謂一段。遙遙相應。章法渾成。極慘淡經營之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