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修靜
₢
靈寳 以魂魄爲飽精神者
用卦言實是漸卦
看出了什麼端倪沒有
下爲☶艮 上爲☴巽
易䷴漸卦象傳云
山上有木 漸
君子以居賢德 善俗。
云靈寶者 不出居賢德善風俗
該止則止 該揚則翊
法度常規要有
但也不是死板的不能變通
法燭 以法爲燭
經 義理之常
ف
䷑蠱(巽木於下者爲鼎 鼎 三足兩耳 和五味之寶器也)
䷴漸(巽木於上者不爲鼎食 專好吹風吸氣 這又不同)
【法燭】
Δ
法者規矩之謂總稱曰法。
規圓矩方萬物從之得正。
燭者有光之物佐月嗣日開昏朗闇用其明得有所見也。
邪曲無法則無以自正用法無明則莫見得失。
欲正不可無法用法不可無明自定不可不齋齋不可不見此經。
此經故爲法之燭秉之遊道藏故尅獲於眞實也。
↓↓↓
[]
道言:
萬物人爲貴人以生爲寳。
生之所賴唯
神與氣神氣之在人身爲四體之命人不可
須㬰無氣不可俯仰失神失神則五臓潰壞
失氣則顚蹷而亡氣之與神常相隨而行神
之與氣常相宗爲強神去則氣亡氣絶則身
喪一切皆知畏死而樂生不知生活之功在
於神氣而數凶其心而犯其氣屢淫其神而
彫其命不愛其靜存守其眞故致於枉殘也
人何可不惜精守氣以要久延之視和愛育
物爲枝葉之福聖人以百姓奔競五慾不能
自定故立齊法因事息事禁戒以關内寇威
儀以防外賊禮誦役身口乗動以反靜也思
神役心念御有以歸虚也能靜能虚則與道
合譬廻逸驥之足以整歸眞之駕嚴遵云虚
心以原道德靜氣以期神明此之謂也而末
世學者貴華賤實福在於靜而動以求之命
在於我而捨已就物若斯之徒雖欣修齋不
解齋法或解齊法不識齋體或識齋體不達
齊義或達齋義不得齋意紛紜錯亂靡所不
爲流宕失宗永不自覺譬背驚風而順迅流
不知泝洄反源遂長淪於苦海可不悲哉可
不痛哉於是説經十章以施齋時名曰法燭
宿啓説一章六時行道説六章三時思神説
三章若法師必炳之以行齋臨壇法衆皆虚
心盟受者則視聽明朗庶覩大道之門矣即
道言道者至理之自德者順理而行經者由
通之徑也道猶道路也德謂善德也經猶徑
度也行猶行歩也法猶法式也夫人學道要
當依法尋經行善成德以至於道若不作功
徳但守一不移終不成道譬如人坐於家中
而不行歩豈得道里耶夫道三合而成德德
不蒲三諸事不成三者謂道德人也人一也
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三事合乃得道
也若人但作功德而不暁道亦不得道若但
暁道而無功德亦不得道若有道法而無人
則至理翳沒歸於無有譬如種穀投種土中
而無水潤何能生乎有君有臣而無民何宰
牧乎有天有地而無人物何成養乎故曰三
生萬物
道言欲治人者當先治身欲正人者當先自
正治身正心莫先於齋直齋者齋也齊人參
差之行直者正也正人入道之心念淨神静
齋之義也所以齋者凡人之生有四大之累
饑則憂食寒則憂衣衣食旣足憂當積蓄貧
者願冨賤者願貴於是榮味聲色衆慾互生
未得憂不得旣得又憂失志無須臾之定乃
終身憂勤矣動作求競事務猥積是非得失
哀樂喜怒思慮煩寃形勞神苦致道氣遠巳
魂魄離人身如空城凶邪日臻嬰痾遇疾夭
命丧身罹謫三塗殃流後世是以聖人立齊
淸淨屏遣塵勞具録魂魄休息精神當至誠
恭肅絶語止諠不得戲笑有所呵譴及雜想
亂念目不視色不見是非耳不聽音不聞凶
祥以淡泊爲心虚無爲意中和爲主少食爲
本念道存神則天人相感災除福降性命得
矣故曰清浄爲天下正
道言齋但修正天地寂然絶思無所一念即
合道氣流行入人道中所受將軍吏兵則衛
護聽人驅使萬向如願若不能清浄而躁擾
多慮違和犯順忤逆冥科身無善行心惡不
攺則吏兵委離不爲人使所求不合凶害叢
至故曰取天下常以無事
道言齊者可謂整百行建萬善者也要當能
忍辱能柔弱能慈愛能仁施能隂德能忠孝
能至誠能謹信能戒愼能肅敬備此十能然
後乃可修齋静思反聽内視還念形中口不
妄言身不妄動故無色之色爲之見無聲之
聲爲之聞無味之味爲之甘不言之言爲之
應神明爲之降福氣爲之臻則得心化意聖
好夢善景能覩未然之徴無願不獲以此爲
効若外不奉威儀内不守戒律行無可記功
無可著精誠不至懷疑猶豫内外不相應口
心不相副清急性戾多態兩舌隂詛嫉妬志
思不正於身精神消於淫慾貪財好色不能
自制身心如此雖修齋直終身無福夫何故
然以意思不存於内魂魄勞役於外和氣去
故不能有所感動也故曰無欲以靜天下自
正
道言爲道修齋當奉行戒法廣度無極法禁
微妙撿攝意態伏心就淨殃垢消滅行智慧
之便㧞生死之難絶一切之想就無爲之地
深觀所起細察所滅觀其所病療以惠藥若
見色利以誡掩目若聞怨惡之言以誡塞耳
若食甘香之羙以誡度口若願想財寳放情
愛慾以誡挫心若欲姦非趣向惡事以誡折
足旣總其要身不犯誡超出塵羅不入塵俗
處衆愛之中心在道誡之藏處憂患之舍心
在善救之堂住闇冥之室心在斷滅之戸倚
不固之屋心在方便之門坐蛇虺之地心在
捨逺之逕居虎豹之藪心在福德之舘乗浮
船之險心固自濟之路近盛火之林心惟灌
滅之要立荆棘之園心在鎧捍之障是我持
誡行智慧之便也故曰挫其銳解其紛
道言立人之道有三因五主何謂三因一曰
神二曰氣三曰形也神因氣而立氣因神而
行形因神而存神因形而藏神逝則氣散氣
散則形亡故聖人先於飬神次於飬氣次於
飬形三者和而相得乃能長生何謂五主一
曰精主見五色二曰神主聞五音三曰魂主
别善惡四曰魄主察淸濁五曰氣主識痛癢
故形體者是神魂之屋宅五臓者精魂之房
室九竅者是神氣之門牖欲人生目視耳聽
鼻息口言形知痛癢者皆是精神魂魄氣所
爲也若其一不存則愚癡二不存則昏惑三
不存則衰耗四不存則百疾生五不存則死
亡夫亡者目不能有所見耳不能有所聞鼻
不能復息口不能復言形不知痛癢此豈復
無耳目鼻口形耶特是精神魂魄之亡耳故
喜怒則精散而不藏愁憂則神閉塞而不行
驚恐則魂魄飛揚食飲過差則形滯氣不通
故聖人見失神者夭失精者狃失魂者悲哭
失魄者脱色失志者亂失意者無氣是以虛
心去慾挫鋭解紛不以好羙盈溢傷精不以
惡慮愛憎傷神不以喜樂恣態傷魂不以忿
怒激切傷魄不以飲食過差傷形不以悲哀
極言傷氣乃安居屏處合天地之氣存在於
身順四時適寒暑節隂陽和喜怒裁食飲調
憂苦避霧露逃風兩寳氣補精谷神飬魂内
視若盲反聽若聾虚無淡泊不在束西内存
五臓分别色狀存心即益精存肝即益明存
肺即身光存脾即體輕存腎即氣長神氣内
守病安所從故曰谷神不死
道言人稟五臟資於五行外爲形體内爲性
情骨屬木血屬水肉屬土牙齒屬金氣煖屬
火肝仁肺義心禮腎信脾智木性強直火性
猛烈土性仁和金性嚴毳水性謙退又稟氣
之始各有清濁剛柔衆氣淸者聰明聖逹氣
之柔者則優和慈仁質撲淳篤氣之剛者則
髙嚴壯烈氣之濁者則愚癡凶虛各隨其所
屬所衆以定情性性者命也愚者恣之以夭
其命知者深見迮伏其性正心正行恭念至
道察見本心施爲百行爲合道以不有不合
者則以天科法律抑割本情攺易其性迮伏
其心奉行師法歸命師老不敢懈替如是則
天神敬之地祗䕶之凶逆畏之師老祐之司
命度之著左契南斗紀名生録北斗削除死
籍得爲眞人伏性載命此之謂也故曰復命
曰常不知常妄作凶
道宫守道靜思先當正坐閉門耳目遝神光
明於絳宫絶去諸念不得強有所梘思想髣
髴久久喘息稍微從是以徃自然不復自覺
喘息不覺喘息便不復自知有身也至能忘
身則是得定向道門者也當爾之時神在天
上虚空之中左顧右視無所一見以此爲證
故曰塞其兊閉其門用其光復歸其明
道言人身中有三一者神魂魄也中灾之一
神也中和之精也其氣正左方之一魂也純
陽之精其氣清右方之一魄也純隂之精其
氣濁中央之一即我神也道之子也左右各
一輔相我神其氣淸濁則其行有善惡左方
之一日日聞告我爲善其功徳曰盛我得成
正道右方之一日日教告我惡事牽我入惡
中我惡日深淪沒邪城爲道者若欲明此三
一覺悟善惡分别邪正唯當閑身静意熟讀
諸經還自思惟則智慧自生挫遣五慾蕩滌
六情行修善積則功德成就則右方之一邪
魔羣鬼悉皆懾伏不能干我也思念專正立
致感通若不暁邪正又無善功强閉耳目思
神行道此則衆邪便共干人造作邪念前念
適滅後念復起更相因襲無有解也巳如此
亂惑萬劫不定故曰載營抱一滌除玄覽
道言人有精神魂魄體與凡類殊異尊與天
地同道貴與神明合德明與日月通察必能
静形定意精誠齋戒勤敬三寳深識天官吏
兵之位復還光内觀形内之宫室存念神景
之所處常以虛中求眞無中求有則九夭之
上可得照九地之下可得覩玄精可降元始
可稟太上至尊而爲至誠顯生道至重而爲
至誠感故求生者腹中而起一形之中則知
天地之體也而包八十一城舍四海五嶽雲
興兩施在於吹嘘湊澤潤液在於呼吸形在
神徃忽若指掌坐修於胷心之裹然臻福八
極之表神和霧集在於不移清淨一時之間
消災致壽長生在巳也故曰不窺牖見天道
不出戸知天下
神與氣神氣之在人身爲四體之命人不可
須㬰無氣不可俯仰失神失神則五臓潰壞
失氣則顚蹷而亡氣之與神常相隨而行神
之與氣常相宗爲強神去則氣亡氣絶則身
喪一切皆知畏死而樂生不知生活之功在
於神氣而數凶其心而犯其氣屢淫其神而
彫其命不愛其靜存守其眞故致於枉殘也
人何可不惜精守氣以要久延之視和愛育
物爲枝葉之福聖人以百姓奔競五慾不能
自定故立齊法因事息事禁戒以關内寇威
儀以防外賊禮誦役身口乗動以反靜也思
神役心念御有以歸虚也能靜能虚則與道
合譬廻逸驥之足以整歸眞之駕嚴遵云虚
心以原道德靜氣以期神明此之謂也而末
世學者貴華賤實福在於靜而動以求之命
在於我而捨已就物若斯之徒雖欣修齋不
解齋法或解齊法不識齋體或識齋體不達
齊義或達齋義不得齋意紛紜錯亂靡所不
爲流宕失宗永不自覺譬背驚風而順迅流
不知泝洄反源遂長淪於苦海可不悲哉可
不痛哉於是説經十章以施齋時名曰法燭
宿啓説一章六時行道説六章三時思神説
三章若法師必炳之以行齋臨壇法衆皆虚
心盟受者則視聽明朗庶覩大道之門矣即
道言道者至理之自德者順理而行經者由
通之徑也道猶道路也德謂善德也經猶徑
度也行猶行歩也法猶法式也夫人學道要
當依法尋經行善成德以至於道若不作功
徳但守一不移終不成道譬如人坐於家中
而不行歩豈得道里耶夫道三合而成德德
不蒲三諸事不成三者謂道德人也人一也
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三事合乃得道
也若人但作功德而不暁道亦不得道若但
暁道而無功德亦不得道若有道法而無人
則至理翳沒歸於無有譬如種穀投種土中
而無水潤何能生乎有君有臣而無民何宰
牧乎有天有地而無人物何成養乎故曰三
生萬物
道言欲治人者當先治身欲正人者當先自
正治身正心莫先於齋直齋者齋也齊人參
差之行直者正也正人入道之心念淨神静
齋之義也所以齋者凡人之生有四大之累
饑則憂食寒則憂衣衣食旣足憂當積蓄貧
者願冨賤者願貴於是榮味聲色衆慾互生
未得憂不得旣得又憂失志無須臾之定乃
終身憂勤矣動作求競事務猥積是非得失
哀樂喜怒思慮煩寃形勞神苦致道氣遠巳
魂魄離人身如空城凶邪日臻嬰痾遇疾夭
命丧身罹謫三塗殃流後世是以聖人立齊
淸淨屏遣塵勞具録魂魄休息精神當至誠
恭肅絶語止諠不得戲笑有所呵譴及雜想
亂念目不視色不見是非耳不聽音不聞凶
祥以淡泊爲心虚無爲意中和爲主少食爲
本念道存神則天人相感災除福降性命得
矣故曰清浄爲天下正
道言齋但修正天地寂然絶思無所一念即
合道氣流行入人道中所受將軍吏兵則衛
護聽人驅使萬向如願若不能清浄而躁擾
多慮違和犯順忤逆冥科身無善行心惡不
攺則吏兵委離不爲人使所求不合凶害叢
至故曰取天下常以無事
道言齊者可謂整百行建萬善者也要當能
忍辱能柔弱能慈愛能仁施能隂德能忠孝
能至誠能謹信能戒愼能肅敬備此十能然
後乃可修齋静思反聽内視還念形中口不
妄言身不妄動故無色之色爲之見無聲之
聲爲之聞無味之味爲之甘不言之言爲之
應神明爲之降福氣爲之臻則得心化意聖
好夢善景能覩未然之徴無願不獲以此爲
効若外不奉威儀内不守戒律行無可記功
無可著精誠不至懷疑猶豫内外不相應口
心不相副清急性戾多態兩舌隂詛嫉妬志
思不正於身精神消於淫慾貪財好色不能
自制身心如此雖修齋直終身無福夫何故
然以意思不存於内魂魄勞役於外和氣去
故不能有所感動也故曰無欲以靜天下自
正
道言爲道修齋當奉行戒法廣度無極法禁
微妙撿攝意態伏心就淨殃垢消滅行智慧
之便㧞生死之難絶一切之想就無爲之地
深觀所起細察所滅觀其所病療以惠藥若
見色利以誡掩目若聞怨惡之言以誡塞耳
若食甘香之羙以誡度口若願想財寳放情
愛慾以誡挫心若欲姦非趣向惡事以誡折
足旣總其要身不犯誡超出塵羅不入塵俗
處衆愛之中心在道誡之藏處憂患之舍心
在善救之堂住闇冥之室心在斷滅之戸倚
不固之屋心在方便之門坐蛇虺之地心在
捨逺之逕居虎豹之藪心在福德之舘乗浮
船之險心固自濟之路近盛火之林心惟灌
滅之要立荆棘之園心在鎧捍之障是我持
誡行智慧之便也故曰挫其銳解其紛
道言立人之道有三因五主何謂三因一曰
神二曰氣三曰形也神因氣而立氣因神而
行形因神而存神因形而藏神逝則氣散氣
散則形亡故聖人先於飬神次於飬氣次於
飬形三者和而相得乃能長生何謂五主一
曰精主見五色二曰神主聞五音三曰魂主
别善惡四曰魄主察淸濁五曰氣主識痛癢
故形體者是神魂之屋宅五臓者精魂之房
室九竅者是神氣之門牖欲人生目視耳聽
鼻息口言形知痛癢者皆是精神魂魄氣所
爲也若其一不存則愚癡二不存則昏惑三
不存則衰耗四不存則百疾生五不存則死
亡夫亡者目不能有所見耳不能有所聞鼻
不能復息口不能復言形不知痛癢此豈復
無耳目鼻口形耶特是精神魂魄之亡耳故
喜怒則精散而不藏愁憂則神閉塞而不行
驚恐則魂魄飛揚食飲過差則形滯氣不通
故聖人見失神者夭失精者狃失魂者悲哭
失魄者脱色失志者亂失意者無氣是以虛
心去慾挫鋭解紛不以好羙盈溢傷精不以
惡慮愛憎傷神不以喜樂恣態傷魂不以忿
怒激切傷魄不以飲食過差傷形不以悲哀
極言傷氣乃安居屏處合天地之氣存在於
身順四時適寒暑節隂陽和喜怒裁食飲調
憂苦避霧露逃風兩寳氣補精谷神飬魂内
視若盲反聽若聾虚無淡泊不在束西内存
五臓分别色狀存心即益精存肝即益明存
肺即身光存脾即體輕存腎即氣長神氣内
守病安所從故曰谷神不死
道言人稟五臟資於五行外爲形體内爲性
情骨屬木血屬水肉屬土牙齒屬金氣煖屬
火肝仁肺義心禮腎信脾智木性強直火性
猛烈土性仁和金性嚴毳水性謙退又稟氣
之始各有清濁剛柔衆氣淸者聰明聖逹氣
之柔者則優和慈仁質撲淳篤氣之剛者則
髙嚴壯烈氣之濁者則愚癡凶虛各隨其所
屬所衆以定情性性者命也愚者恣之以夭
其命知者深見迮伏其性正心正行恭念至
道察見本心施爲百行爲合道以不有不合
者則以天科法律抑割本情攺易其性迮伏
其心奉行師法歸命師老不敢懈替如是則
天神敬之地祗䕶之凶逆畏之師老祐之司
命度之著左契南斗紀名生録北斗削除死
籍得爲眞人伏性載命此之謂也故曰復命
曰常不知常妄作凶
道宫守道靜思先當正坐閉門耳目遝神光
明於絳宫絶去諸念不得強有所梘思想髣
髴久久喘息稍微從是以徃自然不復自覺
喘息不覺喘息便不復自知有身也至能忘
身則是得定向道門者也當爾之時神在天
上虚空之中左顧右視無所一見以此爲證
故曰塞其兊閉其門用其光復歸其明
道言人身中有三一者神魂魄也中灾之一
神也中和之精也其氣正左方之一魂也純
陽之精其氣清右方之一魄也純隂之精其
氣濁中央之一即我神也道之子也左右各
一輔相我神其氣淸濁則其行有善惡左方
之一日日聞告我爲善其功徳曰盛我得成
正道右方之一日日教告我惡事牽我入惡
中我惡日深淪沒邪城爲道者若欲明此三
一覺悟善惡分别邪正唯當閑身静意熟讀
諸經還自思惟則智慧自生挫遣五慾蕩滌
六情行修善積則功德成就則右方之一邪
魔羣鬼悉皆懾伏不能干我也思念專正立
致感通若不暁邪正又無善功强閉耳目思
神行道此則衆邪便共干人造作邪念前念
適滅後念復起更相因襲無有解也巳如此
亂惑萬劫不定故曰載營抱一滌除玄覽
道言人有精神魂魄體與凡類殊異尊與天
地同道貴與神明合德明與日月通察必能
静形定意精誠齋戒勤敬三寳深識天官吏
兵之位復還光内觀形内之宫室存念神景
之所處常以虛中求眞無中求有則九夭之
上可得照九地之下可得覩玄精可降元始
可稟太上至尊而爲至誠顯生道至重而爲
至誠感故求生者腹中而起一形之中則知
天地之體也而包八十一城舍四海五嶽雲
興兩施在於吹嘘湊澤潤液在於呼吸形在
神徃忽若指掌坐修於胷心之裹然臻福八
極之表神和霧集在於不移清淨一時之間
消災致壽長生在巳也故曰不窺牖見天道
不出戸知天下
太上洞玄靈寳法燭經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