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廷祚讀易管見
續修20
372~382
程廷祚
題辭
嘗讀老泉易論
怪其徒以機權說易
而於潔淨精微之旨無所發明
惟晉王輔嗣清言析理
乃爲超超元箸ㄓㄨˊ
吾友程廷祚啟生著述甚富
尤邃於經學
今觀其說易諸篇
直將天道人事六通四闢實有妙會
非關見聞
其王輔嗣之亞乎
邵子之詩云
須探月窟方知物
未躡天根豈識人
啟生其披月窟天根之奧矣
采石吳銳書
超超元箸
著玄清妙已超物外
程廷祚讀易管見目錄
易簡圖說2
論乾元3
論易簡4
論易簡二4
論易簡三5
論四德5
論用九用六6
論內陽外陰6
論剛中7
論中正7
論應8
論恒8
論既濟9
論一陰一陽之謂道9
論卜筮10
復友人論易書(附)10
讀易管見
上元程廷祚學
易簡圖說
靈吧
當然是靈
看易簡圖吧
有說也是短短底難不倒
但要仔細看
程廷祚專搞大部頭底通常是看不來底
這本小巧不雜忍耐一下吧
到底它還是有象
只是陰陽動静闢翕直專
應之爲要(打疫苗)
而不是感(染時疫)
有文十行
乾坤終始萬物知能乃著知主奇而從乾能主
偶而屬坤體用相須静非自静動非自動觀其
所始本於無始而知之易可見矣觀其所終止
以從始而能之簡可見矣大哉乾元統乎外貫
乎中無爲而無乎不爲坤則順承焉爾其在於
人知不由慮能不由學知即乾化易能即坤之
簡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言乎遠則不禦言乎邇
則静而正乾坤之變化至成象成形而極聖人
之變化至成位成能而極天命之流行無二致
也此@之所以妙萬物而爲言也//
論乾元
乾元者剛而已剛不可見可見者不息剛不可
知可知者不二夫乾之⚊此不二也即不息之
所由然也然則何以有三畫也曰一則潛隱三
則變化故乾至三畫而天道立然則何以重之
也曰變化之至也變化不至則不可以已故乾
至六畫而天道終夫☰爲天道䷀
爲天道之
成而其大本惟有一⚊乾元之爲物其不可一
言而盡乎哉是⚊也者無方所無始終播羣生
而不染妙萬物而爲言其在於人則純一不已
之心體事而咸在得之則善有攸統失之則心
爲虚器言其體則曰天德象其變化則曰龍德
明其主宰乎人道則曰君德大哉乾元斯其至
矣//
論易簡
無形者皆易簡也有形者皆險阻也(險以象
言阻以形言)心無一物則易簡來歸而險者
可平阻者可通故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或
問中和易簡之分曰中者易簡之體和者易簡
之用)書曰人心惟危謂險阻也道心惟微謂
易簡也夫未能消一心之險阻而欲致天地之
平成難矣易簡之妙是爲天地之本流而不息
動而愈出有感而即動者易知則有親一動而
無不動者易從則有功其來也幾微其究也廣
大非有二機也一以貫之者也於氣爲陰陽於
象爲柔剛於數爲奇偶於德爲健順聖人本此
以定吉凶而生大業吾今而知身之所以作也
//
論易簡二
夫易簡化德至矣然形象方成而險阻已著睽
乖之形互立爭競之端并起是天地以易簡成
形象而形象以險阻害易簡雖天地之變化不
得不然而聖人參贊之功不可緩矣聖人謂治
險阻莫如易簡其在傳曰通其變使民不倦神
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
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以明聖人之成位成能
者惟在以神明之德盡變化之用而不滯夫形
象此易簡之極功以人道而終天道者也向非
聖人則天地之易簡或幾乎窮矣//
論易簡三
不慮而知者謂之易知不學而能者謂之簡能
天下之道未有不本於天者矣有此知能而不
知其爲易爲簡者孩提也知其爲易知簡能而
敬守之者聖人也惟易簡以無形而統有形故
能彌綸天地之道以無爲而無不爲故能善天
下之動而化凶爲吉不慮不學而學與慮者莫
能先之聖人因之而設教慮其所不慮學其所
不學而天下之能事畢矣夫事之賤者所操愈
博愈勞而所得愈少或終於無所得事之貴者
所操愈約愈逸而所得愈多多則至於不可量
物理盡然而况於天下之至道乎//
論四德
乾之四德有小大之分焉有漸及之序焉無象
者元也無所不統者元也動而不已者元也而
亨與利貞則皆有所未足此小大之分也自元
而貞始於無象終於有物始於統同終於辨異
始於至動終於至静此漸及之序也夫四德皆
統於元乾元之統天大矣哉惟元則亨與利貞
皆大非元則亨與利貞皆小經之言可徵矣故
亨有小亨利有不利有小利有无攸利至於貞
則有可貞有不可貞有艱貞有貞凶有貞厲有
貞吝其訓戒之辭不一而足焉觀此則四德之
未可一例而論也明矣聖人以統天之德行御
天之事性盡而化成分之有四德而合之惟一
元也//
論用九用六
傳曰參天兩地而倚數(參即奇兩即偶)參
而三之爲
不極則用不備故乾用九而坤用六八卦之成
列三百八十四爻之錯綜皆九六之相易
之所成也夫陰陽之性陽必統陰陰必從陽然
乾不成九則有時不能統陰而謂之偏陽坤不
成六則有時不能從陽而謂之偏陰是皆未可
用也天地不以之爲道而聖人不以之爲學矣
惟乾至於用九則凡坤之所爲無不有以始之
而不自爲其始焉故經繫之曰見羣龍无首傳
曰天德不可爲首也坤至於用六則凡乾之所
至無不有以成之而不自爲其成焉故經繫之
曰利永貞傳曰以大終也(健順之德偕作偕
止故乾於坤始方始而坤於乾終即終)是之
謂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
神明之德用九用六之義大矣哉//
論內陽外陰
道者一陰一陽之謂天地之化陰陽迭爲消長
而實則陰之消長皆陽之運行也聖人使陽立
體於內而陰爲用於外以剛健之德收貞順之
效故身正而天下平非強陰以弱陽亦未嘗任
陽而廢陰也吾於泰卦得其說焉若夫否之反
是者則在內爲無本之柔而成其潰爛在外爲
無用之剛而形其枯槁故陽一失位而陰亦終
於廢壞此聖人所以尤致意於剝復之際也//
論剛中
心之德莫大於剛聖人之學莫大於剛中坎之
中爻有焉故彖於坎著心亨之象傳於坎申剛
中之義而餘卦亦多言之(按內外卦有坎者
傳多言剛中至巽曰剛巽乎中正而志行兌曰
剛中而柔外又小畜无妄言剛中以乾卦臨萃
升漸中孚言剛中以巽卦兌卦)夫剛之反爲
復君子貴其小而辨也剛之純爲乾君子貴其
始而亨也剛之內爲泰君子貴其小往而大來
也皆心學也而以心亨繫之剛中者蓋剛無位
以心爲位剛而得位(小過剛不中謂之失位
)則不禦於天地之間彼居險而能濟險非心
乎天德者其孰能之其在蒙之彖曰初筮告夫
初筮者乃感物而動之真機本於静正者也至
於再而三焉則離其天而非剛之得位者矣故
初筮者剛中之見端也//
論中正
傳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初二三四五上位之
陰陽也九六爻之剛柔也凡易之例二與五謂
之中當位者謂之正九居陽六居陰謂之當位
九居陰六居陽謂之不當位既濟傳曰剛柔正
而位當是也中而且正惟九五六二當之而其
實中則未有不正者乾之九二曰龍德而正中
者也巽曰剛巽乎中正而志行(兼指二與五
也觀下云柔皆順乎剛可見)此九二之可以
言正也坤之六五曰正位居體離曰柔麗乎中
正(兼指二五也觀上云重明以麗乎正可見
)此六五之可以言正也他若蒙之九二師之
九二爲成卦之主泰之六五大有之六五臨之
六五爲威德至尊之象而可謂之非正乎夫中
者陰陽之交也交則陽不愆而陰不伏故位莫
尊於中中則未有不正者也中正而天地之情
見矣//
論應
易之所貴不在應且有其德未有無其應者也
則雖不見於象而應可知如無其德則雖有相
應之象而不爲用未濟是也故在易象惟有剛
中之德者多應而柔之得位得中者又必有應
於剛而後爲貴蒙也師也比也豫也臨也无妄
也遯也萃也升也皆以剛健之德而致應者也
同人也暌也鼎也皆柔之得位得中而應乎剛
者也(案應亦不專在二五兩爻如比之上下
應者其例亦多)他如小畜也大有也又柔之
得位得中而剛應之者也履也咸也恒也又內
外卦之剛柔相應者也(案如乾坤之交爲泰
坎離之交爲既濟皆內外相應之例)觀此則
易之應不一端而必歸於剛中與剛柔之相濟
君子知有天德而已//
論恒
天地之所以爲恒者以變化而能久成經曰利
貞又曰利有攸往夫能變而不能久非利貞也
能久而不能變非利有攸往也傳曰恒雜而不
厭有攸往而能貞斯雜而不厭矣聖人盡天地
之變化潛見飛躍各因其時而無定相其道有
不主於恒者然上下无常而非以爲邪進退无
恒而不失其正其不主於恒乃所以爲恒之至
也故恒之爲卦不取諸止而取諸動不取諸山
澤而取諸風雷夫知止之爲恒而不知動之爲
恒則執一之害道而夫子凶矣豈易之所貴哉
//
論既濟
乾坤之後繼以六坎(乾坤以下六卦皆有坎
)天地之險阻至矣聖人欲以一心之易簡濟
天地之險阻故首以乾坤而終以既濟古之君
子篤恭而天下平蓋取諸此也夫六坎之爲卦
屯建侯而施未光蒙養正而求志應需不可前
訟不可終容民如師而或以无功順從如比而
猶多不寧斯其材皆足以有爲而未濟於險者
也天地之變化至既濟而後定蓋以坎離相交
稟乾坤之中得易簡之正然後險阻消而文明
見則濟矣而物理之明暗常若循環出乎彼則
入乎此故既濟而受之以未濟也//
論一陰一陽之謂道
坤之順無往非乾也乾之健未嘗非坤也闔闢
雖有專能而動静實無二體傳曰一陰一陽之
謂道夫陰陽則二物矣而相從而不可解者以
天地立於陰陽之交人物生於天地之交也兩
儀既判陰合陽陽體陰其在天地之間者無往
而非陰陽之交氣故奇動則偶隨參凝則兩息
性命之在人譬諸呼吸也仁羲之相用其猶聲
響也往來於形象之內而不測出入於倫物之
中而皆在故一陰一陽者生生之本變化之所
由成吉凶之所由著也天下之道備於我矣明
乎此而幽明之故死生之說鬼神之情狀皆知
之而無難矣//
論卜筮
易心學必傳曰是典神物以前民用神物者其
心此謂歟又曰極數知來之謂占占之爲言隱
也(見爾雅釋言)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
凶聖人代天下之人而以其心隱度於物情者
也然則觀變玩占豈在於振龜端策間乎或曰
卜筮何以作也曰聖人既設卦而繫辭矣而寄
諸卜筮以明其意使智者恍然以悟神明之德
不假外求愚者不能然亦得以尊天敬神之意
致謹於動履此卜筮之作蓋爲易也非易以卜
筮作也夫知易不爲卜筮作而其於心學也庶
幾矣//
復友人論易書(附)
易道之大聖人以爲難學質在中下而易言之
然管窺之天不可謂之非天蠡測之海不可謂
之非海亦問其所窺所測之有當耳矣來訊謂
易以象數爲重祚之論易略象數而不言不能
無過夫祚何足以知易然竊嘗思之象數之設
聖人必有所不得已於此者不可不察也且象
數又當求其所自始而後可以冒天下之道傳
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夫天
下無不本於性命者而性命之地則窈冥慌惚
而非思議所能及聖人起而表之以象紀之以
數所謂象者一剛一柔是也所謂數者一奇一
偶是也象數立然後易簡於是乎名健順於是
乎別動静於是乎識而乾坤之卦成矣傳曰乾
坤其易之門耶然則象數之設以性命爲緣起
而聖人之作易於此見其不得已也不知易簡
則不知乾坤不知乾坤易簡則不知象數於是
乾坤毀而无以見易矣足下又謂學易未審以
何者爲入門祚之愚陋誠未足以語此竊嘗觀
聖人之教人大都由下學以至上達惟大易一
書直指人以性命故不獨聖功王道不能外此
以建雖西方定慧之說東土希夷之旨無不囊
括於其中以性命之在人無異理也學者返之
吾心而知有真易簡體之吾身而知有真乾坤
探之性命而知有真象數以進求所謂通乎晝
夜之道而知者則畫前之意庶幾可明而於以
造道其不違乎雖然此彌綸天他之事也敢輕
議以重不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