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論衡__初稟
謂合於自然
艮稱之爲一身之內合於自然
然艮☶
壓根不可知
可知者頭面也
故棄而言頭言面
而乃實核之
率將栽蘖ㄋㄧㄝˋ遷轉于後時
此赤雀白魚之裁
裁成萬物與時更迭矣
•初稟
《初稟》
◤
人生性命當富貴者,初稟自然之氣,養育長大,富貴之命效矣。
法象莫大乎天地
變通莫大乎四時
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崇高莫大乎富貴
而人生性命
當富當貴者
初稟自然之氣養育長大
富貴之命效
像象長鼻牙這叫富貴命
我看八成他像ET像異形還差不多
初稟>>>最初的稟賦
體性資質父母給的
還是上帝給的
誰知道啊
文王得赤雀,武王得白魚赤烏,儒者論之,以爲雀則文王受命,魚烏則武王受命,文、武受命於天,天用雀與魚烏命授之也。
但儒者論它的時候
說君權神授
這些受命的都有得
有的得赤雀
有的得白魚赤烏
也不知這些異物是什麼鳥靈
然後他就稱王稱帝
天用雀與魚烏命授之
天用赤雀命文王,文王不受,天復用魚烏命武王也。
若此者,謂本無命於天,脩己行善,善行聞天,天乃授以帝王之命也,故雀與魚烏,天使爲王之命也,王所奉以行誅者也。如實論之,非命也。命、謂初所稟得而生也。人生受性,則受命矣。性命俱稟,同時並得,非先稟性,後乃受命也。何以明之?
棄事堯爲司馬,居稷官,故爲后稷。曾孫公劉居邰,後徙居邠。後孫古公亶甫三子:太伯、仲雍、季歷。季歷生文王昌。昌在襁褓之中,聖瑞見矣。故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於是太伯知之,乃辭之吳,文身斷髮,以讓王季。文王受命,謂此時也,天命在人本矣,太王古公見之早也。
此猶爲未,文王在母身之中已受命也。王者一受命,內以爲性,外以爲體。體者、面輔骨法,生而稟之。吏秩百石以上,王侯以下,郎將大夫,以至元士,外及刺史太守,居祿秩之吏,稟富貴之命,生而有表見於面,故許負、姑布子卿輒見其驗。仕者隨秩遷轉,遷轉之人,或至公卿,命祿尊貴,位望高大。王者、尊貴之率,高大之最也。生有高大之命,其時身有尊貴之奇,古公知之,見四乳之怪也。夫四乳、聖人證也,在母身中,稟天聖命,豈長大之後,脩行道德,四乳乃生?以四乳論望羊,亦知爲胎之時已受之矣。劉媼息於大澤,夢與神遇,遂生高祖,此時已受命也。光武生於濟陽宮,夜半無火,內中光明。軍下卒蘇永。謂公曹史充蘭曰:「此吉事也,毋多言!」此時已受命。獨謂文王、武王得赤雀魚烏乃受命,非也。
上天壹命,王者乃興,不復更命也。得富貴大命,自起王矣。何以驗之?富家之翁,貲累千金,生有富骨,治生積貨,至於年老,成爲富翁矣。夫王者、天下之翁也,稟命定於身中,猶鳥之別雄雌於卵殼之中也。卵殼孕而雌雄生,日月至而骨節彊,彊則雄,自率將雌。雄非生長之後,或教使爲雄,然後乃敢將雌,此氣性剛彊自爲之矣。夫王者、天下之雄也,其命當王,王命定於懷妊,猶富貴骨生,有鳥雄卵成也。非唯人、鳥也,萬物皆然。草木生於實核,出土爲栽蘖,稍生莖葉,成爲長短巨細,皆由實核。王者、長巨之最也。朱草之莖如鍼,紫芝之栽如豆,成爲瑞矣。王者稟氣而生,亦猶此也。
或曰:「王者生稟天命,及其將王,天復命之。猶公卿以下,詔書封拜,乃敢即位。赤雀魚烏,上天封拜之命也。天道人事,有相命使之義。」
自然無爲,天之道也。命文以赤雀,武以白魚,是有爲也。管仲與鮑叔分財取多,鮑叔不與,管仲不求,內有以相知,視彼猶我,取之不疑。聖人起王,猶管之取財也。朋友彼我無有授與之義,上天自然,有命使之驗,是則天道有爲,朋友自然也。當漢祖斬大虵之時,誰使斬者?豈有天道先至,而乃敢斬之哉?勇氣奮發,性自然也。夫斬大虵,誅秦殺項,同一實也。周之文、武受命伐殷,亦一義也。高祖不受命使之將,獨謂文、武受雀魚之命,誤矣。
難曰:「《康王之誥》曰:『冒聞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如無命史,經何爲言『天乃大命文王』?」
所謂「大命」者,非天乃命文王也,聖人動作,天命之意也,與天合同,若天使之矣。《書》方激勸康叔,勉使爲善,故言文王行道,上聞於天,天乃大命之也。《詩》曰:「乃眷西顧,此惟予度。」與此同義。天無頭面,眷顧如何?人有顧睨,以人傚天,事易見,故曰「眷顧」。「天乃大命文王」,眷顧之義,實天不命也。何以驗之?「夫大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如必須天有命,乃以從事,安得先天而後天乎?以其不待天命,直以心發,故有先天後天之勤;言合天時,故有不違奉天之文。《論語》曰:「大哉!堯之爲君!唯天爲大,唯堯則之。」王者則天不違,奉天之義也。推自然之性,與天合同,是則所謂「大命文王」也。自文王意,文王自爲,非天驅赤雀,使告文王,云當爲王,乃敢起也。然則文王赤雀,及武王白魚,非天之命,昌熾祐也。
吉人舉事,無不利者。人徒不召而至,瑞物不招而來,黯然諧合,若或使之。出門聞告,顧睨見善,自然道也。文王當興,赤雀適來;魚躍烏飛,武王偶見,非天使雀至、白魚來也,吉物動飛,而聖遇也。白魚入于王舟,王陽曰:「偶適也。」光祿大夫劉琨,前爲弘農太守,虎渡河,光武皇帝曰:「偶適自然,非或使之也。」故夫王陽之言「適」,光武之曰「偶」,可謂合於自然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