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607
六門教授習定論
履道施德 行旅停看聽 少生意外
站不住腳步
看不清市面
遊魂慢步
掉以輕心
散架子旅兒扶不上檯面
自己都利益不了自身
何言欲利益他人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衆生
癡心加妄想而已
不吃魚吃肉
沒那股氣力
軟綿綿底
還要人提一把
哪像是行旅之人
故
先填飽肚子才有氣力
利益有情
先自氣力鍛鍊
有精氣
然後髓生可煉形
自然身強體壯
頭好大大
著實與人有情
這才叫利益
周易只講益䷩
而二利隨之
故益卦卦辭言
益:
利有攸往。
利涉大川。
是他對現實的寫照
無關蔬菜不蔬菜牛羊不牛羊
[]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捨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
頌曰:
求脫者積集,
於住勤修習,
得三圓滿已,
有依修定人。
行道施德曰旅
旅
下艮上離
火山旅
即止觀之義
止其下
觀其上
故欲利益一切有情
今令習二定
而有世出世之大慮靜
息慮靜緣曰定
三學之中
定中爲大
戒定而生慧
故有依而三德圓滿已
修定人積集求脫勤習
故得益於住
此毅力之效
可勉旃
Δ
釋曰:
此初一頌總標六門。
言求脫者,謂是求解脫人。
積集者,謂能積集勝行資糧。
於住勤修習者,於所緣處令心善住名之爲定,由不散亂不動搖故。
都在六根門頭走一遭
哪個不是虚的
眼耳鼻舌身意
總標六門
一開頭
攏攏總總標示此六
令人積集修習善住
得不亂心
嘿教授級別底六門得定
問:云何修習?
謂得三圓滿已有依修定人。
圓滿有三: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
有依,謂是三定,一有尋有伺定、二無尋唯伺定、三無尋無伺定。
修定人者,謂能修習奢摩他、毘鉢舍那。
若人能於解脫起願樂心,復曾積集解脫資糧、心依於定、有師資等三而爲依止,有依修習,由習定故能獲世間諸福及以殊勝圓滿之果。
先作如是安立次第,故名總標。
本三重六
今六反三
名二
毘鉢舍那、奢摩他
緣它跟易經六爻卦同出一轍
殊勝的果報圓滿
嘿七八九六
用其變也。亦有用其不變者。
皆得其果。
奇異唄。
[]
頌曰:
名求解脫人,
二種障全除,
斯名爲解脫。
應知執受識,
是二障體性,
惑種一切種,
由能縛二人。
習氣未蠲除,
此謂聲聞乘,
餘唯佛能斷。
若彼惑雖無,
作儀如有惑,
是習氣前生,
若除便異此。
中孚䷼
虛心受教
不能狐疑無定
邪惡之思
是二障體性
是習氣現前
於己無益
終不樂脫
釋曰:此之四頌釋求解脫者,謂於聲聞乘等有差別故。於三乘中心樂解脫,名求解脫。云何解脫?二種障全除,斯名爲解脫。何者是二障,除之名[5]脫?應知執受識是二障體性,識者即是阿賴耶識。執受者是依止義,謂是煩惱、所知二障體性。此復云何?惑種即是煩惱障自性,一切種即是所知障自性。又一切種者,即是二障種子,能縛二人,煩惱障種子能縛聲聞、一切種子能縛菩薩,由與聲聞、菩薩爲繫縛故。云何此二解脫差別?謂聲聞人習氣未除,斷煩惱障而證解脫;唯佛世尊能總除故。云何習氣?彼惑雖無,所作形儀如有惑者,是名習氣。此中應言,若惑雖無,令彼作相如有惑者,此言作儀如有惑者,即是於因說果名故。彼謂聲聞獨覺,未知此是誰之習氣,謂是前生所有[6]串習之事尚有餘氣,今雖惑盡,所爲相狀似染形儀,名爲習氣。若能除斷與此不同,應云:若彼習皆無,不作儀如惑。頌曰:
種植諸善根,
無疑除熱惱,
於法流清淨,
是名爲積集。
能持樂聽法,
善除其二見,
但聞心喜足,
是四事應知。
釋曰:此之二頌釋積集義。如經中說「此人先應修習多聞、復聽正法,諸見熱惱已正蠲除,心之蓋纏能正降伏。」依此文義故說初頌。云何積集所有善根?謂能持正法故。以此爲先,令其信等善法增故。云何無疑?謂樂聽法故。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滅。云何除熱惱?謂除二見故。二見云何?一者欲令他識知見、二者自起高舉見。謂作是念:「如何令他得知我是具德之人。」是則名爲令他識見。依此見故自欲高舉,名自高見。此二能令心焦熱故,名爲熱惱。云何法流清淨?謂能除遣但聞法時心生喜足故。上之除字流入於此。於法流清淨者,謂聽法時心無散亂相續而流,心清淨故蓋纏止息。若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方得名爲法流清淨。當知此據聞思修位,如次應知。
次有十六頌,釋於住勤修習。初一總標,餘是別釋。頌曰:
所緣及自體,
差別并作意,
心亂住資糧,
修定出離果。
言所緣者,有其三種。
外上及以內,
此三所緣生,
自體心無亂。
釋曰:言三種者,一外緣、二上緣、三內緣。外緣謂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上緣謂未至定緣靜等相。內緣謂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爲所緣境。自體謂是心無亂相,名之爲住。心無亂者,於外等處三種緣時,隨其所緣心無動亂。頌曰:
第一住相應,
定心者能見,
於境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二住相應,
厭離心寂靜,
專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三住相應,
於前境凝住,
定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釋曰:此之三頌,如其次第配外、上、內。言於境無移念者,謂於餘境心無散亂,故名無移。相續者,堅守[1]持心令不斷絕。言明人者,或因自思、或從他教,於靜慮法而起加行,是謂明人。應知如次是隨法行及隨信行[2]種性。言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者,謂於其境生厭離心。前唯觀境未能生厭,[3]今時專注心生厭離而不散動。於前境凝住者,謂於意言所現之境,緣此境時其心凝定,故云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頌曰:
堅執及正流,
并覆審其意,
轉得心歡喜,
對治品生時,
惑生能息除,
加行常無間,
能行任運道,
不散九應知。
釋曰:於彼住中差別有九,謂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功用住、任運住。
此等並依阿笈摩經,隨句次第而爲修習。若於最初學緣境時,其心堅執名最初住。次於後時令其正念流注不斷,名正念住。若依託此有亂心生,更覆審察緣境而住,名爲覆審住。次於後時轉得差別,名後別住。次於後時對治生起,心得自在生[4]歡喜時,名調柔住。於此喜愛,以無愛心對治生時,無所愛樂其心安靜,名寂靜住。次於後時所有已生未生重障煩惱爲降伏故,名降伏住。次於後時以加行心於所緣境無間隨轉一緣而住,名爲[5]功用住。次於後時於所緣境心無加行任運隨流無間入定緣[*]串習道,名任運住。此之九種心不流散,名之爲住。應知以此不散之言,與堅執等皆相配屬。頌曰:
勵力并有隙,
有用及無用,
此中一六二,
四作意應知。
謂外內邪緣,
麁重并作意,
此亂心有五,
與定者相違。
於彼住心緣,
不靜外散亂,
掉沈心味著,
內散亂應知。
應識邪緣相,
謂思親族等,
生二種我執,
是名麁重亂。
見前境分明,
分別觀其相,
是作意散亂,
異斯唯念心。
於作意亂中,
復有其亂相,
於乘及靜慮,
初二應除遣。
釋曰:應知作意有其四種,一勵力荷負作意、二有間荷負作意、三有功用荷負作意、四無功用荷負作意。此中堅執不散,是勵力荷負作意,初用功力而荷負故。次正流等六種不散,是有間荷負作意,中間數有亂心起故。無間加行,是有功用行荷負作意。入[*]串習道,是無功用行荷負作意。如是攝已謂一六二,應知即是四種作意。又心散亂有其五種: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麁重心散亂、五作意心散亂。外心散亂者,於住心境起緣之時,遂緣餘事心流散故。內心散亂者,謂掉舉等三於所緣境中間亂起故。邪緣散亂者,於修定時諸有尋求親識等事而生顧戀。麁重心散亂者,有二我執令其心亂。於修定時有此二事,謂益及損。若身安隱名之爲益,身體羸弱即是其損。或云我今得樂,或云我今有苦。或云是我之樂,或云是我之苦。此中我者,是執取義。言作意心散亂者,有其三種。於所緣相分明而住,是思察性。或從此乘更趣餘乘,或從此定更趣餘定,謂極分別思察定時,遂使心亂,名心散亂。異斯唯念心者,此[6]能對治初作意散亂。由不分別而緣於境,但有念心,此明成就心不忘念。此三散亂,初二應捨,第三由是從定趣定,希勝上故亦非是過。頌曰:
住戒戒清淨,
是資糧住處,
善護諸根等,
四淨因應知。
正行於境界,
於善事勤修,
能除諸過失。
最初得作意,
次得世間淨,
更增出世住,
釋曰:住資糧者,謂戒即是無邊功德所依止處,必先住戒,戒行清淨無有缺犯。若求戒淨,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何故善護諸根等令戒清淨?由正行於境與所依相扶,善事勤修能除於過。初因即是於所行境行清淨故。二於所依身共相[*]扶順,於受飲食離多少故。三於善事發起精勤故。四能除過失,進止威儀善用心故。由此四因,戒得清淨。如是應知,由三種定得三出離。緣外境時得作意住,緣上境時得世清淨,緣內心時得出世[1]淨。住者即是永得出離,必趣涅槃更不退轉。已釋於住勤修習。頌曰:
多聞及見諦,
善說有慈悲,
常生歡喜心,
此人堪教定。
盡其所有事,
如所有而說,
善解所知境,
斯名善教人。
由聞生意言,
說爲寂滅因,
名寂因作意,
是謂善圓滿。
釋曰:圓滿有三,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此中初頌說師資圓滿,意顯其人善教圓滿、證悟圓滿、善語圓滿、無染心圓滿、相續說法加行圓滿。此顯教授師眾德圓滿,由此師故得聞正法有所證悟。次明所緣圓滿說第二頌,盡所有事如事而說,善所知境名爲善說。此明師資能說諸事窮盡無悋,故名所緣圓滿。次明作意圓滿說第三頌,此顯以聞爲因,所起意言能與聖道涅槃爲正因故,緣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圓滿。此中因言顯聞,即是意言之因。言寂滅者,即是涅槃及以道諦,自體寂滅及能趣滅故。總言之寂因作意者,明此作意緣寂滅因。何謂所緣?了法無性,如是緣時即是其因,亦是寂滅,故此作意名爲寂因,是一體釋。又緣此作意亦名寂因,此別句釋。頌曰(准如是釋應云寂因作意,舊云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
謂尋求意言,
此後應細察,
意言無即定。
靜慮相有三,
無異緣無相,
心緣字而住,
此是心寂處,
說名奢摩他。
觀彼種種境,
名毘鉢舍那,
復是一瑜伽,
名一二分定。
麁重障見障,
應知二種定,
能爲此對治,
作長善方便。
釋曰:次明有依諸修定者必有依託,謂依三定說尋求等。言尋求者,顯是有尋。既言有尋,准知有伺。言細察者,顯無尋唯伺。意言無者,欲顯無尋無伺。尋伺皆以意言爲性,此據奢摩他法明其定義。說無異緣等,此明無差異義。但緣其字而心得住,名無異緣,亦名無相,但緣其字於觀義相所有作意非彼相故。此住名奢摩他,奢摩是寂止義,他是處義。非獨奢摩得盡於事。謂據其心寂止之處,心得凝住依止於定,此定即是凝心住處,故名奢摩他,異此便無。次據毘鉢舍那法明其定義說次一頌,謂依多境名爲眾觀。所言彼者,謂與彼二俱相屬著,即奢摩他及所緣字。是依奢摩他得毘鉢舍那,依於字處所有諸義起諸觀故。於寂止處所有眾義依仗於字,謂緣眾義而起觀察名爲眾觀。名一二分定者,或時但有寂處而無眾觀,或有眾觀而非寂處,或時俱有,應知即是止觀雙運。又奢摩他、毘鉢舍那有二種障,謂麁重障及見障,應知二定是此對治,如次應配。何故此二名長善方便?能長善法之方便故。云何令方便法得善清淨耶?頌曰:
此清淨應知,
謂修三種相,
寂止策舉捨,
隨次第應知。
若心沈恐沒,
於妙事起緣;
若掉恐舉生,
厭背令除滅。
遠離於沈掉,
其心住於捨,
無功任運流,
恒修三種相。
定者修三相,
不獨偏修一,
爲遮沈等失,
復爲淨其心。
釋曰:爲答前問,求淨定者修三種相。云何爲三?謂止、舉、捨。復云何修?隨次第應知。隨其惑障生起之時,應次修習。在於何時?復修何相?且辯策舉相。若心沈恐沒定者修三相,如下當知。若心沈沒可修策舉相。何者是耶?於妙事起緣令心喜爲相。又寂止相者,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應修寂處。此云何?修厭背,令除滅。於所緣境極生厭惡,於自內心令過止息。捨相者,謂離沈掉。於何心中?謂心住捨。此捨相者,即是無功任運流恒修三種相。如是次第修三相時,諸習定者得清淨相。又奢摩他[2]等即是定者,於此三相不獨修一。何以故?爲遮沈等失。復爲淨其心,若但修止內心沈沒,既沈沒時便[3]應策舉。若因策舉心掉散者,觀不淨境令生厭離。於此捨相正修習時,名爲正定能盡有漏,由此遂令心極清淨。應知此中皆是隨順正經文句,如理應思。頌曰:
出離并愛樂,
正住有堪能,
此障惑皆除,
定者心清淨。
釋曰:此明清淨之益,依《去塵經》說。佛告諸苾芻:「若人欲求內心淨,時有惑障現前不能除滅。欲斷除者,先於不善業道勿造大過,息罪惡見而求出家希求出離。若處中煩惱欲瞋害意,起惡尋思障勝愛樂,能除此障說愛樂言。若有微細眷屬尋思、世間尋思、不死尋思障其正住,對治此故說正住言。若有功用方入定者,此定即非堪任之性。若能除此,顯有堪任能除於惑,說堪能言。」此顯淨定之人得四種勝益。云何修定人果?頌曰:
於此定門中,
所說正修習,
俗定皆明了,
亦知出世定。
此頌意顯修習奢摩他、毘鉢舍那者獲現果故。若人能依所說定相修習之時,得諸世間勝果圓滿及出世果,如前已說。
問曰:如上所說欲明何事?答曰:
顯意樂依處,
本依及正依,
世間定圓滿,
并了於出世。
釋曰:略說義周,爲會前事故說斯頌。如最初云:求脫者爲顯意樂圓滿,積集者依處圓滿。此明有心修定,必須依託積集資糧故。於住勤修習者,顯本依圓滿。如經中說:佛告諸苾芻:「汝等先當依定能盡有漏,是我所說。若欲求出生死海者,離於正定無別方便。」得三圓滿者,顯正依圓滿,明師資承稟決定可依。有依修定人者,此顯修習圓滿。諸有智者如前所說,遠離放逸正修行時,世間諸定悉皆圓滿,及出世間咸能證悟,顯得果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