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心爲君論

心爲君論

張平叔玉清金笥靑華秘文金寳内鍊丹訣

卷上第三


野人

荒山方有

見識新奇

一箭在握

百發百中

野回歸自然

沒什麼不好

就怕你野不起來

沒那個技藝

 

 

心者神之舍也心者衆妙之理而宰萬物也

性在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學道之士先須了

得這一箇宇其餘皆後段事矣故爲之傳張

子野人身披百衲自成都歸于故山築室於

山靑水緑之中萬物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

得客傅於市曰遭貶張平叔歸于山矣從淤

之士叢然而至立于庭且泣且拜曰先生固

無恙乎且夫奔涉山川逾越險阻者于兹十

年而貌不少衰形不少疲者其有術乎張子

曰吁吾與汝言人之所以憔悴枯槁者誰使

之然心也百事集之一念未已一念續之盡

日之中全無頃暇宵之寐也則亦若無心焉

但神不存矣吾本無他術爲能定心故夫鬼

神之所以測度者吾心之有念耳心無念則

神之靈不可得而施也豈神不知吾心吾亦

自不知其爲心乃定之根本也弟子曰然則

金丹之士其靜心乎勿靜心乎曰靜之一字

能靜則金丹可坐而致也但難耳曰夫子之

言其誤後學多矣張子矍然而請其㫖曰夫

子與人言金丹之道常使人心中生意以意

爲造化之主心其能靜乎曰子見偏耳非吾

言之所誤也君尋其平日用心爲何而動寂

然不動感而遂通乃吾心之用也奔役天涯

子無居止子用心也夫斗極之北辰固末始

動其所以爲動者拱之星耳然拱辰之星固

不能動者斗極爲之樞而運之爾性其不動

之中而有所謂動者丹士之用心也唯其動

之中而存不動者仁者之用心也於不動之

中終於不動者土木之類也心居於中而兩

目屬之兩腎屬之三竅屬之皆未可盡其妙

用其所以爲妙用者但神服其令氣服其竅

精從其召神服其令者心勿馳於外則神反

藏於内氣服其竅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

和形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盛喜怒而氣逆

者喜怒生乎心也精從其召者如男女構形

而精蕩亦心使之然心清即念清念清則精

止吁心惟靜則不外馳心惟靜則和心惟靜

則清一言以蔽之曰靜精氣神始得而用矣

精氣神之所以爲用者心靜極則生動也非

平昔之所謂動也用精氣神於内之動也精

固精氣固氣神亦可謂性之基也性則性而

基言之何也蓋心靜則神全神全則性現又

一言以蔽之曰靜其所以爲靜者蓋亦有理

順水行舟滔滔騰拔欲往海島不曰勞形一

旦回家思鄉安靜急駕歸帆求風逆返還家

固靜之道但久違而始復久失而始尋一旦

欲靜其可得乎當思歸靜之由然後能靜既

悟昨非當求今是非固常爲是在何處詩曰

自下金梯墮碧崖回思閬苑幾花開向來大

道今何在野草不除荆棘堆

口訣

但於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心不得靜者此

爲梗耳急捨之久久純熟夫妄念莫大於喜

怒怒裏回思則不怒喜中知抑則不喜種種

皆然久而自靜豈獨坐時然平是提百萬强

兵但事至則理退則休亦可爲靜之本以此

靜心應事接物誰云誤事實自靈耳故曰以

事鍊心情無他鏡能察形不差毫髮形去而

鏡自鏡蓋事至而應之事去而心自心也

口訣中口訣

心不留事一靜可期此便是覓靜底路又詩

曰得路欲歸休問遠看看信步莫煩心雲收

將放金烏見一點靈光眼内眀心之所以不

能靜者不可純謂之心蓋神亦役心心亦役

神二者交相役而欲念生焉心求靜必先制

眼眼者神遊之宅也神遊於眼而役於心故

抑之於眼而使之歸于心則心靜而神亦靜

目不亂視 神返于心

神返于心 乃靜之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