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佛說不自守意經惖

No.107 佛說不自守意經

佛說

不自守意

安般守意

大安般守意

意不自守

佛說意不自守經

佛說不自守

 

出入息念

安那般那

自吹自擂

鼻口恁的是

安那>>>

般那>>>

一進一出

自造作曰守意

不自造作曰不自守意

總個來說

自守自來

不自守亦自來

這個意啊

超它嗎個難搞

說什麼來著

心之所之

念念思意

湧泉以報

愛意纏綿

然這個意呀

莊子作治論 亦作醫論

不准你心思不正

胡搞瞎搞

壞了頭面

意仁義

意治人之過

反而是矯正之風氣

等同道家金木水火

所以念也好

不念也罷

心意相通能感物道交便是

放鬆心情

坐忘遺照

若存若亡

彷彿杳冥

挨排得緊也不怕

反正

治與不治

醫與不醫

守與不守都一樣底

只是要你省心一點

少心肝

少牽腸掛肚

不要胡思亂想

回歸自然放曠而已

惖ㄊㄧˋ敬也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比丘應:「唯然。」佛言:「聽說自守亦不自守。」比丘便叉手從佛聽。

 

佛告比丘:「幾因緣不自守?若眼根不閉守,若眼墮色識意便泆,已意泆便更苦,已更苦便不得定意,已不得定意便不知至誠,如有已不知便不見如有,已不知已不見如有,便不捨結亦不度疑,已不捨結不度疑,便屬他因緣,異知已異知,便苦不安隱。如是說,耳亦爾、鼻亦爾、口亦爾、身亦爾、意亦爾,如是行名為不自守。」

 

佛復告比丘:「幾因緣自守?若眼根自守,止眼識不墮色意便不泆,已意不泆便更樂,已更樂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諦,如有知諦如有見,已諦如知諦如見,便捨結亦度疑,便不信不至誠,便慧智,便意樂安隱,六根亦如是說,如是名為自守。所說自守不自守如是。」

 

佛說如是。皆歡喜受。

佛說不自守意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