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治生法會伊始真人解悟真經合註
₡
〇因何而始
〇緣於心也
〇道樞卷之七黄庭篇云
善治生者先治其心
將躁則安之
將邪則正之
將求則以捨而抑之
將濁則以清而澄之
行止於是
造次於是
久之則物冥於外神鑒于中
不求靜而愈靜
不求泰而彌泰
於是動寂俱忘
天真自適焉
五行者散而爲五
混而爲一者也(一者一氣也)
觧悟真經序(原序)
王移雲摹古
【觧悟真經序】
束髮時嗜長生遂有求師
傳玄之意及至壯也乃歷
四方名山訪老師宿道所
遇精舍洞天輙尋契道者
與談不意玄道難明抱負
者皆口耳也所以奔走天
下所如不合者幾千皮骨
東北西方帶進乃意圖南
道過鳳凰山適饑渴過甚
行止不及乃以巨石息見
山下農夫牧子樵童漁父
行樂不修意欲求湯及訪
道舍所在偶爾老農相告
得識是山有雪竹齋者有
通玄寓焉履其地無慮數
百家聚歷求其雪竹齋則
又高山之廠盡是水竹怪
石朝烟暮靄之中門且急
閉止有五尺之童在焉見
愚之來也微呬之曰吾師
今日會子來何晚耶愚召
之不離門坎因侮之曰後
生若是大耶童子者對曰
吾後君生必且後君死後
之人見余爲前輩也見彼
爲後生也愚難之曰何論
前生與後生吾心有不死
者在童子何藐相視也童
子曰生死不論前後長生
何分爾我但吾於長生邇
君於長生違愚曰是何言
也童子曰吾托身得其人
且甚幼少我見君且三旬
以上人耶尚奔走於天下
吾不知君之終也愚時甚
異之意其師必天人也乃
問之曰若師何人也曰至
人也又問之曰若師何名
也曰吾師即若師也何獨
於弟子側問若師也語未
輟至人且會歸揖愚而進
不問愚之名與姓問之至
人亦不荅更曰塵埃宰相
奔走至是耶愚且駭不知
所以然乃與愚對語皆是
玄玄之玄剖破關頭真示
人以命脉所在夜間設菜
食相欵談至曉曉至夜如
是者七日愚不知倦至人
甚如如昔也愚因悟前徒
奔走耳是真吾師也乃即
弟子席自怪不能如童子
之早遇也自幸吾生之有
是遇也越七日師授夷蕳
以觧悟真經一見之餘心
地豁然真世下不睹之奇
也問師所以然答曰神人
授吾祖吾傳吾祖累世秘
之不授外人時夷蕳尚未
悟欲梓之以公天下師曰
安用梓又欲書之師曰安
用書如此者半紀弗獲一
日忽謂曰爾殆分宰天下
其未可以入道也子行矣
時不獲已乃告辭以退遂
抵舍蒙詔特徵遂爾向用
所歷官皆如師與累意玄
玄不能得乃作鄙語陳師
欲附之真經編中使後世
若能或以梓之者亦知夷
蕳得見是經也亦以慰欲
得不獲之心也但師之年
近百地名庄號皆知獨於
師之名不獲於此爲恨
有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封申國公尋封許國公門
生呂夷蕳坦夫頓首百拜
肅書//
【解悟真經序】
嘗讀開天四策中多識奇
怪語甚杳冥不可曉愚初
見是編亦甚哂其不經人
世見遂不終篇而置之及
宦後從山人履見諸經文
字從天降從神授從石中
得如四策中所語者委委
是也乃信其志怪者每非
怪也因是遂有向道意遍
歷諸名山足跡半天下矣
適南下過鳳皇山遇唯悟
道人得睹解悟真經於雪
竹齋其中發明心地直示
人以必破之語前無道德
陰符後無參同金丹四百
字等書矣若悟真篇道髓
還丹要旨諸書不啻海天
之間闊也下而坐忘樞要
洗心集等書蠅聚蟻堆不
值萬分之一也究其由來
乃出神授吁大洞惺心完
覺內篇玉樹諸書奇矣而
此書又奇之奇者也夫大
洞諸書載在四策中可考
者而是書則又四策所不
能有者安可以四策爲不
經亦安可以四策盡天下
怪也或曰是書也雖其發
明殆盡而偈經多不可曉
及至五卷以下則又玄矣
安在其爲美愚偶與並觀
聞其語而釋之曰夫唯其
殆盡也所以爲奇也夫唯
其玄也所以爲怪也夫唯
其奇怪也所以爲神也若
有初學者得其盡斯得其
奇矣成學者得其玄斯得
其怪矣得其奇怪者斯得
其神矣由漸而造循序而
進也安有偈經之不可曉
斯書之不美也若以儒者
非常道之爲不美則朱李
濂洛輩註參同註訓鍊註
道德註陰符者何爲也誠
以儒者不能不愛生也不
能少是玄也使四公者得
見是書也安知其不寶而
重之耶因語道人梓之以
爲天下重無使獨重其寶
使四策爲不備之書也道
人對曰俟吾道成日謹如
命以風天下遂相與一咲
而題之雪竹齋左壁
明山人後學江右吉水達
夫羅洪先念菴焚香百拜
肅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