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劉儓正蒙解

劉儓正蒙解
明 劉儓 著
萬曆壽昌縣志云 劉儓字伯高 著正蒙解
 
【劉儓敘正蒙解】
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聖賢之言雖遠
近高深詳略巨細之不同然其大要歸
於使人不失其正以還夫赤子之初心
正蒙之作易盖如此惜其迫切意多而
涵泳味涉中間所言暨之濂溪明道未
免小有出入然氣質之論朱子稱其發
前聖所未發鬼神理氣數章近思錄亦
輯焉其他自得之妙探祕旨而鈎玄關
紹聖洪休佑啟我後人者不可殫述是
書可少乎哉但其言辭皆股引經釋義
互有異同聚而讀之茫若不知所謂甚
或不能以句蒙者病焉此解之所由作
也抑張子之爲此書也中夜疾興秉燭
受牘精思妙契載罹寒暑其成之難有
如此予生也晚學未聞道歌因其語而
得其心也豈易能乎然先後不同者勢
也通一無二者理也研其宏綱大用雖
罔敢知而章句文字之間則有實見其
所以然而不可易者是以不揆愚陋妄
以己意釋之間有先格緒言雖非張子
之意而足以補其缺者亦從附入遵成
訓示不敢專也嗚呼予所釋者辭也由
辭以得意其弗在人乎其弗在人乎
嘉靖乙巳春二月朔後學壽昌劉儓謹序
 
 
【太和篇第一】
[]
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
縕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
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灋於簡者坤乎散殊而
可象爲氣清通而不可象爲神不如野馬絪縕不足
謂之太和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
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
Δ
太和以氣言道以理言
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以氣之相待言
*絪縕相盪勝負屈伸以氣之流行言
曰性曰始即所謂道也
言太和非道也
而所以謂太和爲道
以太和之中涵此生此也
此太和所以謂道也非即以太和爲道也
其指太和 來以始物言 究以成物言
幾微易簡 體質未具也
廣大堅固形器以立也
言太和之生物也 推行有漸 由微而著也
起始也知主也 言其始之生物也
物各付物 易而易知 乾之道也
效呈也灋象也 言其終之成物也
承天時 行簡而易能 坤之德也
散殊二句又言物之成也
雖氣殊質異各形其形 而莫不有清通而不可象者存焉
所謂各一其極有物有則者也
由是觀之 理氣其可以二言乎哉
野馬見莊子 言氣之流行 無所不到
*絪縕見易 言氣之布濩 隨處充滿
此三句總括上文 語道以下又申言
者不可不知此理 欲其深思而自得也
 
[]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
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客感客形
與無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
Δ
太虛理也以在天言至靜性也以在人言客者本
無而適至之稱以聚散知識之在外者言言太虛
之中本無一物其聚而有象散而無形廼氣機之
變觸之而成形者耳而太虛之中本無此也人性
之至靜寂然不動猶太虛也所以有識有知因感
而形者豈不亦猶太虛之變化哉故不獨曰形而
曰客形不獨曰感而曰客感見形與感俱自外至
也然是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非判然二物也靜
以爲動之基而動又以爲靜之地其究一而已惟
盡性者爲能一動靜之德而未至於此者固當思
所以求盡其性載爲形感爲客與客感客形無感
無形中間添一個字俱未瑩
 
[]
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爲理也順而不妄
Δ
聚合也散離也攻相克也取相生也言天地之氣
其聚散攻取雖不可以一端言孰非是實理之所
爲哉中庸曰天機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大意蓋
如此
 
[]
氣之爲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爲有象不失吾常
Δ
聚散以氣言吾體吾常以理言氣有聚散而理無
存亡方其聚也理固緣有象而著及其散方理豈
因無形而遂亡哉蓋充塞天地莫非此理萬象皆
太虛之著而太虛固不滯於此也彼以有無言道
者焉足以語此哉或問體與常何以異曰一也有
常之謂體不易之謂常
 
[]
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爲萬物萬物不能不
散而爲太虛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則聖
人盡道其間兼體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語寂滅
者徃而不反徇生執有者物而不化二者雖有間矣
以言乎失道則均焉
Δ
天地之間一理而已聚而爲萬物散而爲太虛皆
是理之運而自然之爲也烏有所謂不得已而然
者哉此章之言不能無弊既曰太虛不能無氣是
虛自虛而氣自氣矣又曰萬物不能不散而爲太
虛則是所謂太虛者又萬物之爲而藉氣以發矣
此豈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者哉張子之意本欲明
理氣之一源而語意之間不免拆爲二物殆強探
力索之過也聖人盡道以下則自體道者而言欲
其動靜交修不可陷於一偏如異端俗儒之所云
 
[]
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
Δ
此語不善看亦不信蓋人得天地之氣以生散則
歸於虛耳非真有不亡者存如輪廻之說也然則
此之所謂不亡者何哉曰理而已矣氣有聚散而
理無存亡也
 
[]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顧聚
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從來則深於易者也若謂
虛能生氣則虛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絕入老氏有生
於無自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若謂萬象
爲太虛中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
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於浮屠以山河大地爲
見病之說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畧知體虛空爲性不
知本天道爲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天地明有不盡
則誣世界乾坤爲幻化幽明不能舉其要遂躐等妄
意而然不悟一陰一陽範圍天地通乎晝夜三極大
中之矩遂使儒佛老莊混然一塗語天道性命者不
罔於恍惚夢幻則定以有生於無爲窮高極微之論
入德之途不知擇術而求多見其蔽於詖而陷於淫
Δ
虛理也氣氣也顧猶但也言虛與氣一不可拆而
爲二也學者苟能知虛空即氣則知有無隱顯神
化性命亦一而已但聚而出而有形則爲有爲顯
爲化爲命而未嘗不有無者存也散而入而無形
則爲隱爲無爲神爲性而未嘗不有有者寓也虛
與氣果二乎哉此天之道易之說也故曰能推本
所從來則深於易者也夫虛與氣一則氣生於虛
而虛不能生氣萬象皆太虛之爲而大虛外無萬
象亦明矣彼謂虛能生氣則是虛無窮而氣有限
體用殊絕矣老氏所謂有生於無自然之論蓋如
此謂萬象爲太虛中所見之物則是形自形性自
性(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矣浮屠以山河大地爲見病
之說蓋如此是二說者爲言雖殊而爲敝則一蓋
虛空之性即所以爲天道之用非二物也昧者畧
知虛空爲性之體而不知本天道生物之能爲虛
空之用明有不盡遂以私智揣摩天地謂世界一
切萬有知形悉誣爲幻化是豈知吾儒一陰一陽
範圍天地通乎晝夜之道爲三極大中之矩哉邪
正不明而異說橫熾蔽於詖而陷於淫職此知由
矣學者可不審其是哉
 
[]
氣坱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易所謂絪縕莊生
所謂生物以息相推野馬者歟此虛實動靜之機陰
陽剛柔之始浮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陰之濁其
感遇聚散爲風雨爲雪霜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
糟粕煨燼無非教也
Δ
坱然充塞彌滿之意言氣之充塞於太虛上下周
流無乎不在而無間可息其即易知所謂絪縕莊
生所謂生物以息相吹野馬者也虛實動靜陰陽
 
 
↓↓↓
[]
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
無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謂
之無故聖人仰觀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
無之故盈天地之間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離不
相覩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
知明之故
Δ
 
[]
氣與志天與人有交勝之理聖人在上而下民咨氣
壹之動志也鳳凰儀志壹之動氣也
Δ
此偕孟子志氣二字而論天人常變之理聖人在
上而下民咨氣之動志天勝人也所謂適當其變
者也鳳凰儀志之動氣人勝天也所謂不失吾常
者也引而伸之而天下之故可通矣人其可專委
數於天哉
委數於天 很多人看不懂
天可委嗎
今天下雨 明天颳風 後天地震
你想安住 拋開天的威脅 就得往數裏頭找
趨吉避凶即是數
不懂這一套 遲早被天給委了
譬如說接著這一年2016丙申 水運太過
那你沒腦袋 找個陰陽不調的人來理
嘿註定滅頂
何以故
金生水漫土不克
有夠嘔的啦
 
3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