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重刊生生篇總目


生生篇文本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經部 第013

明 蘇濬 撰

 

【蘇紫溪先生易經生生篇序】

晉江蘇君禹先生以羲經冠鄉書魁海内既行其兒

說為經生嚆矢矣吾邑許子遜太史自言既弁不復

為經義則得力兒說多也然兒說猶帖括家言耳先

生藩臬粤西時冥思韋編時發其所獨得至再三削

牘名冥冥更名生生即先生亦自謂抉羲文周孔之

秘而補程朱蔡陳之遺在兹篇矣獻臣初受是經已

去而受詩然自角丱即承下風不意其終茫然也今

讀兹篇始覺了了如象非潛龍見龍之謂變非損來

既濟來之謂係則勿用亦詞占則潛龍亦占斯言也

使考亭復生亦必首肯先生為人豪爽超逸有鳳皇

千仞氣象其視學兩浙衡鑑神師道尊頗不得諸縉

紳之意既去十載歿又數載而浙人推督學之敏且

公者先後無能及先生迺知人品公論竟自有真而

一時未易定也先生擢長黔憲即上疏乞休乘化前

數日有白雲起壁屋間呼朋共賞翛然若蛻於乎先

生天人也其妙契遺經有由然哉嘉定合吳君講於

白鹿有年矣讀先生書而好之因板以定多士余為

弁其端

萬曆丙午仲秋通家後學同安蔡獻臣體國父書

 

【楊洵生生篇序】

夫易道大矣聖人繫易而直謂之生生者何邪葢有

天地未始有天地總之不外此生一之不能不兩也

兩而四四而八也謂生者非耶闔而不能不闢剝而

不能不復否而不能不泰也謂生生者非耶乃人者

天地之心而人之一心則又生天生地生萬物之本

也嘗試觀心之生隨念而波新新不已逐境而見息

息不停夫寧有斷續也者嘗試觀心之所生山河大

地於此緼結億千萬刼於此輪轉夫寧有隔閼也者

何也我之生即民物之生故曰觀我生觀民也我與

民物之生即天地之生故曰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又

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唯心能生亦唯心能生生知

心之生生而三才統是矣其於生生也深矣深於生

生者固深於易也古之為易者葢多家焉漢以下其

最著者無如雄與通然而特雄與通之易也非數聖

人之易也至宋而頗主盟紫陽氏則今所列學官者

是真以為數聖人也易矣而要之終亦紫陽氏之易

也譬之河飲者滿腹雨立者濡體而非可以盡河與

雨也然而苟有味乎其生生者則孰為易也孰為非

易也即諸傭可無問也閩蘇君禹氏初以易起家海

內之言易者爭推君禹而君禹則猶以為暖暖姝姝

學一先生之言者心弗是也己而涉世彌久於心彌

有所會而於易彌深葢至晚年而生生篇出焉視曩

所為制義已不啻敝帚之矣即其中時時有與諸儒

觭者而非以意矯也即不盡與諸儒觭者而亦非以

意剿也何也君禹之心自有生生者在也然而卒醳

之曰冥冥之謂生生夫安有不冥冥而生生者君禹

真深於易哉予同官蔡體國氏與君禹同里偶攜其

書至嘉定吳君請梓以傳而問予序予非知易者聊

以質之體國云爾

萬曆歲丙午菊月之吉東魯楊洵書

 

【李光縉生生篇序】

蘇先生之論易曰冥冥生生之爲冥冥有味哉蘇先

生之言也易之道冥冥而已有冥冥而後有生生既

生則昭昭矣而昭昭未始不反於冥冥也非冥無以

爲生非生生無以見冥冥夫冥冥者太極也一之生

二也二之生四也四之生八也八之生六十四也此

生生也而生於无復歸於无豈不冥冥乎哉六十四

卦之首乾乾之首元元也者无也三百八十四爻之

首乾初乾初之首潛潛亦元也元起於貞下而造亨

利之端潛極於勿用而爲有用之始冥冥之生昭昭

也所繇來矣故乾言元亨利貞而坤亦兼言之也屯

之元亨利貞也得天地之交也臨之元亨利貞也得

天地之長也隨之元亨利貞也得天地之時也革之

元亨利貞也得天地之變也无妄之元亨利貞也得

天地之一也而未始有外於元也諸卦或言元或言

亨利又或言利貞隨舉言之耳而不必兼也有言亨

而不必元者言元則未有不亨有言吉而不必元者

言元則未有不吉无攸利者利之反也匪正者貞之

反也凶咎吝者亨之反也悔者元之復而貞之漸也

言卦則爻可知矣言一卦之爻則六十四卦之爻可

知矣見者用也亢者勿用也惕者用之危也躍者用

之疑也飛者用之極也无首者深根寧極而勿用之

盡也凡爻之言元亨利者用也无攸利者勿用也利

於貞者有用而勿用也用者潛之著而勿用者潛也

而未始有外於元也天地之數始乎一一者用也大

衍之數虛乎一一者勿用也一即元也生天生地生

掛生扐生五十有五生萬有一千五百二十而未始

有外於元也有得於元而易道盡在是矣元則可貞

貞則可用用其所可用則得勿用其不可用則亦得

可用而勿用不可用而用則失得則亨利吉失則咎

吝趨凶所以爲不避避所以爲不趨開物者開此者

也成務者成此者也而未始有外於元也有象者有

象象者有變者有變變者有辭占者有辭辭占占者

象詞用也變占用其用也名訟名師名旅名歸妹之

屬如此者正名也非托名也象雷象風象山澤象水

火之屬如此者實象也非假象也涉川可以爲婚媾

決藩可以爲脫輹逐馬可以爲鞏牛執鹿可以爲履

虎如此者該詞也非偏詞也六位者六虛也一畫者

三極也動者道也相雜者時物也稽實以待虛不可

爲常也而未始有外於元也潛勿用之謂冥冥冥冥

之謂元元之所生爲昭昭昭昭復冥冥之謂生生生

生之謂易是易也心易也蘇先生所謂不知其所以

生生也夫惟不知乃深於知有味哉蘇先生之論易

也剖羲文之秘發周孔之旨補程朱之遺先生終日

言不離乎是矣

門人晉江李光縉譔

 

【黃文炳生生篇序】

易之在天地間昭昭也盈虛消息動靜變化一往一

來生生不窮其在天地者即其在人心者也聖人因

天道人心之變作易以開物成務其大旨在於扶陽

抑陰而其義則歸之於正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陰陽消長之際三致意焉至其所言正以示人者則

無卦無之卦不言貞爻必言貞也夫天地間一理而

已盈之不容不虛消之不容不息聖人不能強也陽

者進之陰者退之內君子而外小人存天理而遏人

欲則聖人所以參贊造化而輔相其所不及者也聖

人以其洗心退藏者出之以與民同患欲天下後世

無不知吉之趨凶之避是故不得不盡其言於詞乃

聖人之詞則道之也而非神之也故其言曰利貞曰

安貞曰利君子貞至於大傳又曰吉凶者貞勝者也

言吉與凶雖判爲二途而常勝之道在貞也此聖人

係易之旨也自漢以來卜筮是書葢至京費而易幾

乎息矣晉王輔嗣始根性命而深言之有宋諸儒頗

采其說然每至象變詞占之際執泥牽拘雖宋儒亦

不能免也夫易六爻皆變也其象其占詞該之矣今

歧而言曰是爲詞是爲占則君子居而觀玩也時且

舍變與占而姑置之也非通論也噫治易者各立戶

閾久矣晉江蘇君禹氏以易起家爲學士師其於易

未嘗一日釋手間有所得輒疏而纂之既而經者存

之疑者去之九數巍臺矣抵蒼梧而說始定炳得其

說讀之其顯微闡幽之理足以破千古之拘攣至於

扶湯抑陰約人情歸諸正則三聖人旨也君禹之於

易觀其深矣昔夫子嘗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

以無大過夫聖人既以易告天下矣而又自藉以寡

過然則易也者擬議變化之經也君禹氏澹其心純

一其行獨觀昭曠忘乎寵辱其爲是說也非徒探索

冥冥玄其理於談者也故曰君禹氏之於易觀其深

者也

萬曆癸巳冬十一月望日溫陵黃文炳書

 

【生生篇自序】

余少而學易今幡然白首矣時而蒐羅綜及百家歧

之中又有歧焉時而鑽研穆焉以思九天九淵莫知

其倪然後知易之冥冥也入粵西以來案牘甚稀每

詰朝焚香一柱讀韋編數帙偶有所觸援筆而書未

幾輒復削去又復書又復削去又復書如是者再且

三焉亡何而案中之牘滿矣一日讀生生之謂易不

覺廢書歎曰嗟夫孰知冥冥者之為生生哉然余知

其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生則終於冥冥而已

晉江蘇濬撰

 

【重刊蘇紫溪先生生生篇序】

生生篇三卷蘇紫溪先生所譔也前明蔡光祿體國

曾刻於江右而吾閩苦無傳本適凌學博文早來謁

出影鈔本示余曰子與紫溪先生同祖且爲鄉先正

文獻盍重刊之以嘉惠後學余敬受而讀之竊惟大

易之道生生之道也故繫辭曰生生之謂易夫天地

之大德曰生乾曰大生坤曰廣生乾坤生六子乾坤

六子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四千九十六卦此生

生之所以不已也朱子作仁說論天地之心其德有

四而元無不統則曰乾元坤元謂天地以生物爲心

而所生之物又各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爲心蓋體易

道生生之吉以立言也昔虞仲翔注易又以坤元歸

乎乾元謂六十四卦皆本於既濟既濟即乾元也乾

元即大極也乾元資始坤元乾生其實坤無元也坤

之生皆乾元所生也實皆太極所生也仲翔注易本

孟氏原出田何丁將軍之傳固已有先朱子而言之

者然而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繫本明言之非仲翔

諸家之剏論也至濂溪周子作太極圖說乃曰無極

而太極謂其自無而之有也自無而之有即莊子昭

昭生於冥冥之說也自無而之有有一即有二則爲

太極生兩儀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則又自有

而之無矣而固未嘗淪於無也始而無始終而無終

故大學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中庸曰誠者物之終

始不曰始終而曰終始貞下起元之道也即生生不

已之道也生生本於冥冥而生生可見冥冥則不可

見也生生可知冥冥則不可知也不可見不可知是

虛無寂滅之教也莊列異端之語不可以訓學者也

故紫溪先生易冥冥篇曰生生篇蓋舉其所可見可

知者以示人焉爾謹付剞劂用識數語以弁篇首

道光二十有二年相月同安宗裔廷玉撰

 

【蘇紫溪先生傳】

蘇濬字君禹號紫溪晉江人為諸生即耽書史教授

旁邑主人多藏書晝夜搜涉學益富為文蒼淵宏肆

一時莫匹萬厯癸酉大司馬泰和郭子章以建州司

理與試事夢蔡虛齋出其門既得濬卷大奇之首薦

得解元丁丑會魁會榜制舉之文出經入史大變衰

薾之習海內翕然宗之授南刑部主事憂歸補工部

董慈寧宮役先簿正材中貴不得緣為奸利張相居

正疾九列為祝釐以禱詞命濬濬不屬也癸未禮闈

分校得士多名人會元李公廷機其最著者尋改禮

部擢浙江督學僉事單車入館不假手於人天姿敏

悟一目數行下每卷必閱竟或重閱然後定甲乙四

年三試字比句校評品精詳其所賞拔剗破常調三

試糊名大較不遠話請謁者謝絕毫無所聽則謠詠

以為第沿成案及累科賓興十九出所鑒賞始歎服

以為公明遷陝西叅議分守商洛道捐俸葺庠與士

談經講藝嘗單騎行村落問民疾苦父老進斗酒園

蔬酹而嚼之若親父兄秦苦役白兩臺行條鞭法有

礦盜數百列柵旅拒移檄諭之皆解去遷廣西副使

備兵蒼梧尋遷叅政領桂平道政尚簡易興文化俗

卻算緍八百於兩氷檗凜然岑溪峝徭反側起廢將

陳遴以吳廣為先鋒躬自督戰討平之修粵西志人

稱信史未幾以疾乞休遷貴州按察使不赴當道強

之答曰用世如虛舟存而不繫過而不留不以天下

為己有出世如游魚遊乎江湖忘乎江湖不以己為

天下有竟不出濬不設道學之名而深造有得居家

以孝弟為宗當官以義為防廉不買聲介不絕俗仕

無擇官官無鬪捷性好登臨遇佳山水引觴輒醉醉

輒浩歌超曠洞達如置身霄漢上居官無所取受嘗

自營生壙有執祖父墳爭者遽讓之有與子爭海蕩

地者命與之環堵湫隘末嘗一葺治疾革但命以故

衣為斂其著述有易經兒說四書兒說韋編微言解

        三餘集漫吟集生生篇雞鳴偶記若酒

經得得篇則其曠志娛心之文也嘗摭國朝名臣佚

賢遺跡欲為表傳行之未就而卒郡人士請特祠與

蔡文莊陳紫峰二先生祠並列

(泉州府志)

 

【重刊生生篇總目】

總目

  上經一

  上經二

  下經一

  下經二

  上繫一

  下繫二

  說卦全

 

 

《生生篇》

溫陵 蘇濬 君禹甫著

 

 

【上經一】

 

[]

乾元亨利貞

Δ

乾天德也六畫皆乾則乾而又乾此心之中純是天

德用事也天一氣耳而生長收藏各一其候則一氣

之中不能不分爲四序人一性耳而仁禮義智共成

其功則一性之中不能不分爲四德天以四德賦之

人人以四德憲乎天天人合一之妙盡於乾矣

 


[]

初九潛龍勿用

Δ

乾資始初九又乾之始始非徒始始固所以成其終

也天之氣不潛藏則發露而無餘人之心不深潛則

輕率而易敗故曰潛龍顏子之潛心聖人之洗心退

藏即此潛字勿用非伏其身而不出也寂然不動之

體固如此也潛便勿用不潛便輕於用矣

 

[]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Δ

見龍在田便是形著動變充實光輝分明易知顯仁

景象非以時位言也文言釋九二不言其事功而言

其學問第曰謹信存誠耳曰學問寬仁耳未有無聖

人之學問而可言聖人之事功者也大人俱以德言

利見者為天下所快睹也如胸中暗昧則小人而已

何利見之有

 

[]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Δ

躍與潛應躍猶言躍如淵深也人之一身原是淵淵

其淵至於德進業脩心源澄徹則淵泉時出直是活

潑潑地可上可下而不可以上下拘可進可退而不

可以進退泥故曰或之者疑之也在淵則疑於有或

躍則疑於無有無之間未易以常情測也

ΔΔ

三之乾惕而无咎四之或躍而无咎古人學問只是

寡過而已

 

[]

上九亢龍有悔

Δ

凡人學問易足富貴易盈履盛處尊恬不知悔者眾

也聖人貴不自貴高不自高只一點悔心而已六十

四卦惟亢龍有悔惟其有悔此所以知進退存亡而

不夫其正也

 

[]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Δ

此一爻兼承六爻言故不曰龍而曰群龍也爻者交

變之義龍者變化之物如以潛龍為首則一於潛而

不能見如以見龍為首則一於見而不能潛其何變

化之有統乾聖人渾身一團天道能潛而又能見能

躍而又能飛無少欠缺無少止息如天道之動靜无

端陰陽無始也安見其有首耶群龍未嘗无首只是

見到群龍无首纔謂之用九而吉

 

【總論】

乾純陽統乎天德也以陽德之變化也故稱龍焉以

六爻之皆變化也故稱六龍焉今夫鳥吾知其能飛

獸吾知其能走魚吾知其能遊至於龍吾不能知能

大能小能出能沒能明能幽能上能下一天之精為

之也龍不可乘也而曰時乘六龍天不可御也而曰

御天非聖人孰能當此乎世之愚夫愚婦日用不知

物於物而不能出庶物者也非乘龍也賢人君子一

德自名隱者固之以為潔仕者拘之以為通是乘一

龍也非乘六龍也甚矣時乘之未易言也時見而見

天下皆得而挹其光時飛而飛天下皆得而蒙其潤

時惕而惕時躍而躍天下皆得而瞻其作為似乎可

窺而實不可窺也時潛而勿用天下無得而覘吾之

迹時亢而有悔天下無得而累吾之胸似乎不可見

而實未始無可見也故總之曰見群龍无首謂之無

則非有也謂之見則非無也有無合一始終無端天

道之妙盡於此矣

 

[]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

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Δ

此章全重在人身上天氣無涯而人之心足以統之

天運無極而人之身足以御之天人合一之道盡乎

乾矣何謂元即生生之謂也天以是生生之氣始物

而物物各具一天人得天生生之理以生而吾心渾

然一個天曰資始而生長收藏皆其肇端矣曰統天

而春夏秋冬相為循環矣

大明是人心靈明之體即大學之明德也天體昭明

一始便通更無一毫障礙人心靈明胸中原自洞徹

稍有障礙便與天不相似惟聖人之心不徒明而且

大明緝熙光明徹終徹始更無一物得以礙其性靈

也由是觀一卦六爻之位與時偕行無非天道無非

吾心闔闢進退之權在我而已

易曰御天莊列曰御風兵法曰執一實御百虛一也

夫車馬之運御之者人也造化亦然天太虛而實有

是理風至虛而實有是氣理自我立故可御天氣自

我運故可御風彼求之虛者末矣

乾道變化節正見天人合一之妙正見易之書所以

順性命之理性者理之一定命者理之流行太和者

性命之渾合而無間非性命之外有所謂太和也元

之始也始此性命也亨之通也通此性命也至於利

貞則天理之一定者秩然於吾心而人人各有是性

天理之流行者渾然於吾心而人人各有是命何各

正也率吾之性而無所拂於命順吾之命而無所逆

於性太和之保合也此天之所以成乎人而人之所

以成乎天也

首出庶物以德言不以位言人有是性命而自戕之

人有是太和而自拂之物於物者也聖人盡性至命

致中致和是出乎類拔乎萃高出於萬物之上者也

盡吾之性而盡萬物之性立吾之命而立萬物之命

致吾身之和而育萬物之和此便是萬國咸甯氣象

用九天德不可爲首也

天德不可爲首以天德本無首也天之氣有首有尾

故歲以春爲首日以朔爲首而德則渾渾全全引之

莫知其始要之莫知其終更無可爲首也使天德而

可爲首則分六龍爲六截豈成片段用九者全體天

德如環无揣聖人之自強不息不過如此耳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

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

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

故曰乾元亨利貞

首四句是解四德之名先儒所解畢竟有牽合處何

妥孔穎達以元亨利貞爲仁義禮信朱子以爲仁義

禮智信固失矣智亦未爲得也孔子言貞固而朱子

必添一知字豈不是畫蛇之足且四揣之言出於孟

子孔子無是言也惟程子順題分解較爲得之元字

只是吾人生生之心人性皆善總是生生之心做出

來分之則有眾善合之只是一善如造化許多光景

總是一段生意耳然有是生生之意便生而不可已

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俱是發育峻極妙用處必有

是人文方可經緯天地化成天下豈不是眾美之會

利者非一身之利也天下人之利也義字是處天下

之人使之各得其宜大學之所謂絜矩是也義行於

家則家之人交相安而和義行於國則國之人交相

安而和義行於天下則天下之人交相安而和和即

利也聖人之利利在天下故曰以義爲利後世之利

利在一身故曰以利爲利利不利之間相去遠矣貞

字是天地間一個恰好正當道理蕩蕩平平不可以

私意減不可以私意增者也正則行便行其所當行

不正則止便止其所當止一時之利害有所弗顧眾

口之毀譽有所弗狥必如是而後爲事之幹必如是

而後可以幹事也世人但知疏通者之可以幹事而

不知貞固者之足以幹事此所以幹事之難與

君子行此四德者不必添一健字在天之乾則曰春

夏秋冬在君子之乾則曰體仁合禮和義貞固唯君

子爲能配天唯君子之四德足以配天四德故曰乾

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

乎世不成乎名避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

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龍德而隱非隱居之隱即巽稱而隱之隱凡人之學

問不深潛者日炫聰明自任見解一切世味一切好

名之心馳於胸中得不勝喜失不勝悶此身精神全

在外走作隨時轉動如何不可拔不易乎世者胸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