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註疏顧歡述
₡
〇道地的上清派注法
〇爬梳一下其味道十分特別
〇古色古香不同他注
正統13*280
道德眞經注疏卷之一
吴郡徵士顧歡述
Δ注〄疏₡梳
[]
道可道
Δ
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
〇有天地之道 有陰陽之道
〇有御政之道 有無爲之道
〇有君臣之道 有父子之道
〇偏偏他說經術政教四種
〇經經典也 術律法也 政治世也 教化民也
〇以經典律數治世化民
〇重點在通經達變以供民用
〇所以說道可道者有爲法也 經世致用之道
〇故謂經術政教之道
[]
非常道
Δ
非自然長生之道
常道者當以無爲養神 無事安民 含光藏暉 滅迹匿端 不可稱道也
₡
〇經術政教之道講致用非自然長生之道
〇自然長生之道當以無爲養神 無事安民 含光藏暉 滅迹匿端
〇堪稱自然 而不設框架
〇若有一制式框架在即非道也
〇設若規定既多 限多事煩 恍神終日不得其閑 民無處安身 光暉含藏不來 迹端畢露 水深火熱 無有休歇
〄
道以虛通爲義 常以湛寂得名
所謂無極大道 衆生正性也
而言可道者即是名言 謂可稱之法也
雖復稱可道 宜隨機愜當 而有聲有說 非眞常凝寂之道也
常道者不可以名言辯 不可以思慮知
妙絶希夷 理窮恍惚 故知言象之表 方契凝常眞寂之道
可道可說者非常道也//
↓↓↓
[]
名可名
注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注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者當如嬰兒
之未言鷄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
石間内雖昭昭外如頑愚也○疏名者教
也前言可道盛明於理今言可名次顯於
教眞理既絶於言象至教亦超於聲說理
既常道不可道教亦可名非常名欲明理
教教理不一不異也然至道深玄不可涯
量非無非有不斷不常而義有抑揚教存
漸頓所以立常以破可故言可道非常道
至論造極處無可無不可故玉京經云無
可無不可思與希微通
無名天地之始
注無名者謂道也道無形故不可名始者
道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爲天地本始也○
王曰道雖無名要能吐氣布化出於虛無
與天地萬物作於本始也○疏始本也虛
無至道陶甄萬物二儀三景何莫由斯故
指此無名爲物之本無名足可言說明矣
有名萬物之母
注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
剛是其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
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疏母有名迹
也重玄之道本自無名從本降迹稱謂斯
起所以聖人因無名立有名寄有名詮無
名者方欲子育衆生令其歸本慈悲鞠養
有同母義○顧曰有名謂陰陽無名謂常
道常道無體故曰無名陰陽有分故曰有
名始者取其無先母者取其有功無先則
本不可尋有功則其理可說謂陰陽含氣
禀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故謂之
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
注妙要也言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大道
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化名道贊叙明是
非也○節解曰謂守虛無也○疏妙精微
也觀照察其己也言人常能無欲無爲至
虛至靜者即能近鑒己身之妙道遠鑒至
理之精微也
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
歸趣也○御曰人生而靜天之性感物而
動性之欲也若常守清靜解心釋神反照
正性則觀乎妙本矣○疏言人不能無爲
恬淡觀妙守眞妄起貪求肆情染滯者適
見世境之有未體即有之空所以不察妙
理之精微唯睹死生之歸趣前明無名有
名之優劣此顯有欲無欲之勝負○張曰
上達之人取舍情夷清虛無欲神情照察
得道之微妙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注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之
心也異名者所名各異也無欲者長存有
欲者亡身○疏夫所觀之境唯一能觀之
智有殊二觀既其不同徼妙所以名異
同謂之玄
注玄者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
受氣於天也○疏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
滯之名有無二心原乎一道同出異名異
名一道謂之深逺深遠之玄理歸無滯既
不滯有又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
玄之又玄
注天中復有天也言禀氣有厚薄得中和
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濁厚則生貪淫也
疏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
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
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
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
玄之又玄○顧曰雖同禀氣於天蓋人有
高卑氣有清濁天彌高彌清地逾卑逾濁
人禀得清氣者則爲賢智禀得濁氣者則
爲凡愚賢智無欲觀見其妙凡愚有欲觀
見其徼自然有此
衆妙之門
注能知天中復有天禀氣有厚薄人能除
情去欲守於中和是謂知道之門也○疏
門法門也前以一中之玄遣二偏之雙執
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藥還遣唯藥與病
一時俱消此乃妙極精微窮理盡性豈唯
群聖之户牖抑亦衆妙之法門
注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注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者當如嬰兒
之未言鷄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
石間内雖昭昭外如頑愚也○疏名者教
也前言可道盛明於理今言可名次顯於
教眞理既絶於言象至教亦超於聲說理
既常道不可道教亦可名非常名欲明理
教教理不一不異也然至道深玄不可涯
量非無非有不斷不常而義有抑揚教存
漸頓所以立常以破可故言可道非常道
至論造極處無可無不可故玉京經云無
可無不可思與希微通
無名天地之始
注無名者謂道也道無形故不可名始者
道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爲天地本始也○
王曰道雖無名要能吐氣布化出於虛無
與天地萬物作於本始也○疏始本也虛
無至道陶甄萬物二儀三景何莫由斯故
指此無名爲物之本無名足可言說明矣
有名萬物之母
注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
剛是其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
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疏母有名迹
也重玄之道本自無名從本降迹稱謂斯
起所以聖人因無名立有名寄有名詮無
名者方欲子育衆生令其歸本慈悲鞠養
有同母義○顧曰有名謂陰陽無名謂常
道常道無體故曰無名陰陽有分故曰有
名始者取其無先母者取其有功無先則
本不可尋有功則其理可說謂陰陽含氣
禀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故謂之
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
注妙要也言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大道
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化名道贊叙明是
非也○節解曰謂守虛無也○疏妙精微
也觀照察其己也言人常能無欲無爲至
虛至靜者即能近鑒己身之妙道遠鑒至
理之精微也
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
歸趣也○御曰人生而靜天之性感物而
動性之欲也若常守清靜解心釋神反照
正性則觀乎妙本矣○疏言人不能無爲
恬淡觀妙守眞妄起貪求肆情染滯者適
見世境之有未體即有之空所以不察妙
理之精微唯睹死生之歸趣前明無名有
名之優劣此顯有欲無欲之勝負○張曰
上達之人取舍情夷清虛無欲神情照察
得道之微妙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注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之
心也異名者所名各異也無欲者長存有
欲者亡身○疏夫所觀之境唯一能觀之
智有殊二觀既其不同徼妙所以名異
同謂之玄
注玄者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
受氣於天也○疏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
滯之名有無二心原乎一道同出異名異
名一道謂之深逺深遠之玄理歸無滯既
不滯有又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
玄之又玄
注天中復有天也言禀氣有厚薄得中和
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濁厚則生貪淫也
疏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
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
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
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
玄之又玄○顧曰雖同禀氣於天蓋人有
高卑氣有清濁天彌高彌清地逾卑逾濁
人禀得清氣者則爲賢智禀得濁氣者則
爲凡愚賢智無欲觀見其妙凡愚有欲觀
見其徼自然有此
衆妙之門
注能知天中復有天禀氣有厚薄人能除
情去欲守於中和是謂知道之門也○疏
門法門也前以一中之玄遣二偏之雙執
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藥還遣唯藥與病
一時俱消此乃妙極精微窮理盡性豈唯
群聖之户牖抑亦衆妙之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