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世人
之心止於聞見之狹聖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
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
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見聞之知乃物交而
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
Δ
萬物皆備於我矣何則其性與我同出於天也是故
盡其性則能盡人物之性是能大其心以體天下之
物也人之不能體物者由其不能知物之皆我也不
能知物之皆我者由梏於見聞而不能知其性也能
盡心以知性則能盡性而大心以體物矣知性而又
曰知天云者性出於天故性即天也天無外性亦無
外有外之心豈足以合之哉此兩句申大其心以體
物意知性則知天是非見聞之知也德性之知也既
非以物交而知則何物之非我哉此數句申盡性不
以見聞梏其心意
[]
由象識心徇物喪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謂
之心可乎
人謂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內外之合也
知合內外於耳目之外則其知也過人遠矣
Δ
此兩條皆申明不以見聞梏心之意
[]
天之明莫大於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幾萬里之高也
天之聲莫大於雷霆故有耳屬之莫知其幾萬里之遠
也天之不禦莫大於太虛故必知廓之莫究其極也人
病其以耳目見聞累其心而不務盡其心故思盡其心
者必知心所從來而後能
Δ
此條亦申前意心所從來則天是也
[]
耳目雖為性累然合內外之德知其為啟之之耍也
Δ
申上意而言見聞亦心之助蓋為性累者其官不思
而蔽於物者也為心助者多聞多見以畜其德者也
[]
成吾身者天之神也不知以性成身而自謂因身發智
貪天功為己力吾不知其知也民何知哉因物同異相
形萬變相感耳目內外之合貪天功而自謂己知爾
Δ
推梏於見聞者之弊其迷繆必至此
[]
體物體身道之本也身而體道其為人也大矣道能物
身故大不能物身而累於身則藐乎其卑矣
Δ
道為物之體及吾身之體者性之本然也身能盡道
而為道之體則其心大而人亦大矣何患不能體物
乎物身之物猶言使令也身之能體道者由其以道
物身也累於身則何體道之有
[]
能以天體身則能體物也不疑
Δ
體身道之本也能以天體身者盡其性而已矣
[]
成心忘然後可與進於道
(自注云成心者私意也)
[]
化則無成心矣成心者意之謂與
[]
無成心者時中而已矣
[]
心存無盡性之理故聖不可知謂神
(自注云此章言心者亦指私心為言也)
Δ
此四條又自梏於見聞推而精之但有成心皆為性
累
[]
以我視物則我大以道體物我則道大故君子之大也
大於道大於我者容不免狂而已
Δ
又申明大其心與其為人也大之意
[]
燭天理如向明萬象無所隱窮人欲如專顧影間區區
於一物之中爾
Δ
燭天理者知性也萬象無隱則能體物矣
[]
釋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滅天地以小緣大以末緣
本其不能窮而謂之幻妄真所謂疑氷者與
(自注云夏蟲疑氷以其不識)
Δ
以心法起滅天地以心之妄想一起一滅遂生萬有
觀之謂天地亦若是故謂大地山河眾生萬有皆幻
妄也此乃因人心之末流而疑天地之本始烏知天
命之所以流行哉因此疑彼夏蟲疑氷之喻也
[]
釋氏妄意天性而不知範圍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緣
天地明不能盡則誣天地日月為幻妄蔽其用於一身
之小溺其志於虛空之大所以語大語小流遁失中其
過於大也塵芥六合其蔽於小也夢幻人世謂之窮理
可乎不知窮理而謂盡性可乎謂之無不知可乎塵芥
六合謂天地為有窮也夢幻人世明不能究所從也
Δ
此條起數語即太和篇所未略知體虛空為性不知
本天道為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天地明有不盡則
誣世界乾坤為幻化者以六根因緣天地是蔽其用
於一身之小也妄意天性是溺其志於虛空之大也
既不知陰陽剛柔仁義之極大中之矩則其語大語
小也皆蔽於詖而陷於淫欲不流遁失中得乎蓋既
溺其志於虛空是過於大也所以塵芥六合既蔽其
用於一身是蔽於小也所以幻妄人世六合無窮也
人世無息也謂之塵芥幻妄是不窮理者也不窮理者
由於不知性之所有而昧於天之所以為天也反自
謂盡性而無不知可乎惟不能知性之所有而昧於
天之所以為天故其塵芥六合也則以天地為有窮
而性獨無窮不知性無窮天亦無窮也其幻妄人世
也則其明不足以究所從來故謂天地且幻妄況人
世乎不知天人異形同歸於道天人殊用同出於性
天地非幻妄則人世亦非幻妄也夫以心法起滅天
地及以人見因緣天地若以聖人之道揆之則所謂
知其性則知天者無嫌乎以小緣大以末緣本也惟
其不以陰陽仁義之理為性而已虛空為性故雖仁
義之懿皆歸之六根之觸法而陰陽之範圍天地者
亦以夢幻儗之而塵芥視之矣豈知六根之輾轉流
滯者乃人欲之末流而一陰一陽乃天理之本體以
人欲之末流疑天理之本體豈非以小緣大以末緣
本者之過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