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要論卷上──論象數義理同原
程氏易通
上元程廷祚著
《論象數義理同原》
[]
象
也數也理也後之言易者各執其是以名家而不
知其在于易則一而已一者何⚊⚋是也由一⚊
一⚋而爲八卦而爲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
之所操以冒天下之道者其約如此故曰潔靜精
微易教也以剛柔言之則曰象以奇耦言之則曰
數以健順言之則曰理而皆不越乎一畫者學者
不聞易之大原而欲不惑于異說者鮮矣夫。//
象也。數也。理也。後之言易者。各執其是以名家。而不知其在于易則一而已。一者何。⚊⚋是也。由一⚊。一⚋。而爲八卦。而爲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之所操。以冒天下之道者。其約如此。故曰潔靜精微。易教也。以剛柔言之則曰象。以奇耦言之則曰數。以健順言之則曰理。而皆不越乎一畫者。學者不聞易之大原。而欲不惑于異說者。鮮矣夫。//
[]
易
之有象也非謂天地風雷之屬也亦非謂乾之龍
坤之牝馬也象之說有二內象人心外象人事傳
曰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象也
者像此者也此言象人心也又曰聖人有以見天
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此
言象人事也象人心者⚊⚋之象象人事者六十
四卦之象故曰易者象也然則易之爲象盡于六
十四卦而已矣六十四卦之象盡于一⚊一⚋而
已矣要其至而言之⚊⚋亦非象也所以像夫易
簡也故易之爲象將以是象夫物者非取物而謂
之象也至于所繫之辭不能質言其事而假于物
類以明之如乾之龍坤之牝馬之類所假在此所
明在彼所假者輕而所明者重也且古繇辭之體
大抵皆然後之學者乃專以是爲象穿鑿支離求
之不已而設卦繫辭之正亦无復問津豈非漢代
諸儒爲戎首哉。//
[]
易
之有數非出于蓍策也蓍策之數出于易者也蓍
固神物苟非聖人用之以四十有九御之以十有
八變亦何足以顯道神德酬酢鬼神乾之策二百
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是先有乾坤而後
有蓍策也故曰蓍策之數出于易者也然則欲知
數之說者亦求諸乾坤而已矣欲知乾坤亦求明
乎奇耦之故而已矣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
二物也謂之二物則不容于无別陰陽又皆无形
之物也无形之物非目所可視守所可指然則陰
陽將不可得而見乎聖人曰吾惟紀之以數此⚊
⚋之所由立也⚊也⚋也謂之陰陽不可而陰陽
即此而在故曰參天兩地而倚數用之于爻而爲
九爲六衍之于蓍而至于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易
之所謂數者惟是之謂內而人心外而人事凡天
下之物皆莫能外焉聖人之微顯闡幽其至矣哉
三代以下數之一端術家竊用之以惑世誣民其
弊不可勝言始于先儒不能求奇耦之故及誤解
說卦繫辭二傳于是先天後天河圖洛書五行卦
氣之屬雜然並興使大易爲怪妄之藪而卜筮之
道反以失傳亦獨何與。//
Δ
鄭康成曰精氣謂七八也遊魂謂九六也七八
木火之數九六金水之數木火用事而物生故
曰精氣爲物金水用事而物變故曰遊魂爲變
而九六變今以精氣爲七八遊魂爲九六豈鬼
乃變而神固不變乎且易用九用六將其中並
无精氣而以鬼道教天下乎後儒言
象數者宗康成而其言之荒謬如此。//
[]
陰
陽在天地之間而聖人數以紀之象以像之其不
憚煩如是何也曰上古之世教化未興百姓泯泯
棼棼罔知有善惡之辨邪正之方聖人有憂之始
作八卦因象數以明義理其必寄諸卜筮又何也
曰不得已也凡人之情莫不信鬼神而好言吉凶
吾舍其信鬼神者而與之言理則彼將不信吾舍
其好言吉凶者而與之言理則彼將不好是教无
由興而民无由寧也故作易而寄諸卜筮者非聖
人之得已也然則欲知易者亦求諸理而矣已欲
知易之理者亦求明乎健順之說而已矣健者非
他見善而知好見惡而知惡者是也順者非他有
是心而從之者是也傳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又
曰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中正旁邪皆
視諸此吉凶悔吝莫不由是故因象數以明義理
者易之所以爲至教也自微言既絕而六經失其
統會矣其可不反而求之乎。//
[]
昔
朱子以易爲爲卜筮而作解者當以象數爲歸而
不可泛言義理豈義理之與象數固有二乎又謂
後人之言易不主卜筮遂遠于日用之實類皆牽
合委曲偏主一事而言无復包含該貫曲暢旁通
之妙夫誠有得于易之大原則言卜筮而天下之
道在其中言天下之道而卜筮亦在其中安在其
不言卜筮而遂遠于日用之實也至若卦象興于
上古渾淪磅礴其用无所不該迨後世聖人命之
名而繫以辭固已不能不著于事物矣何則有文
字不及无文字之能該貫其勢然也今將以不著
于事物者言易則惟仰觀卦象乃爲得之勢將置
彖爻之辭于不問又何有于孔子之十翼哉朱子
又謂後人但見孔子所言義理而不復推本于文
王周公之本意因鄙卜筮爲不足道其意軒經而
輕傳然包犧之卦象非文王之繫辭不能用文王
之繫辭非孔子之十翼不能明故人更三聖而萬
世之大法迺立安得以言象數則能該貫言義理
則不能該貫而外孔子之說以求所謂文王周公
之本意者正其所以遠于人事之實也矣若象必
本于剛柔數必本于奇耦而理必合于健順則知
天下无二道聖人无兩心而所謂定吉凶以生大
業者初不外觀象玩辭而自得之又豈待振龜端
策而後謂之卜筮乎學易者可以知本務矣。//
【論卦爻以剛柔爲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