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衷論論乾


衷論論乾
衷論。也就是正論。正確合理的言論。
論什麼。論乾。論卦名爲虚爲空的乾。
所謂乾陽虚空。骨子裏虚中有陽。而衣架外空空蕩蕩。
不然怎麼叫作衷呢。
衷。說文曰。
衷。裏䙝ㄒㄧㄝˋ衣。從衣。中聲。春秋傳曰。皆衷其衵ㄖˋ服。」(陟弓切)←
日日所常衣。皆怡然而服善。
所以是很平常底。不招搖底。
說文解字義證云(義證2533齊魯)
裏䙝衣者蒼頡篇衷別內外之詞也閔二年左傳衣身之
章也佩衷之旗也杜云旗表也衷中也宣九年穀梁傳或
衷其襦注云衷者襦在衷也襄二十七年左傳楚人衷甲
杜云甲在衣中馥案後漢書董卓傳肅以戟刺之卓衷甲
不入  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
者宣九年左傳文杜云衷懷也//
有沒有看到
心中思思念念的叫衷
從內裏的誠心誠意
表現到外在的虚空
跟天道接軌融入
這就是乾
不是剛啦健啦
天天秀muscle
以爲如此即能正中下懷
那是癡心妄想
天鵝屁都聞不到
得不到上天眷顧
爲什麼
太狂妄自大居然比老天還宏偉
中正不得
那你準備被拋棄

易經衷論__
張文端
進士出身廷玉之父

【乾】
乾卦彖象文言其旨不一而統於健之一言所謂萬物資始乾道變化皆惟至健則能之剛健雖分體用惟剛故健無二理也中正則健之至正而不偏純粹則健之至純而不雜聖人學天而純乎天故曰大明終始君子學天而未能純乎天故曰自强不息此所謂賢希聖聖希天也宋儒曰天地别無所爲只是生物春夏則生機達於外秋冬則生機斂於中斂之正所以發之要非至健安能亘古及今生物不息若此之盛也設使天地一日氣化不行則生生之機息而後此將如何接續故曰利貞者性情也作聖配天之業亦法諸此而已矣六爻皆有乾健之德而所處之位不同故曰六位時乘初九以聖人之德而隱九二以聖人之德而見在六爻中地位也故處之而安三四則上下之間進退之際在六爻中人位也人事憂虞之府也故處三而惕處四而疑三則盡乎修己之事故惕四則將舉而措之事業也故疑五與上在六爻中天位也故曰在天然進極必有退盛極必有衰故亢龍繼之也然則聖人且有亢乎堯之言曰予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舜之言曰耄期倦於勤汝惟不怠總朕師皆所以謹亢龍之悔也飛龍在天堯舜之事也見龍在田孔子之事也故繫之曰天下文明其與首出庶物者夫何有大小之别乎終日乾乾夕惕若湯之聖敬日躋文之日昃不遑武之敬勝怠也或躍在淵湯之鳴條武之牧野也合觀湯誓牧誓之言長慮却顧不敢先事而躁不敢後時而退非即其義乎觀乎乾而聖人之道備矣 彖辭元亨利貞看來文王繫辭本與諸卦一例如坤即繫曰元亨利牝馬之貞若坤亦作四德則利牝馬之貞其説難通矣況屯之彖即繼之以元亨利貞亦可謂屯有四德乎下此而隨而臨而无妄而革皆然若云乾卦與諸卦不一例亦與坤不一例乎況夫子彖傳中未嘗分析爲四德於乾道變化節結之以乃利貞亦未専主四德也文言乃夫子發揮乾卦之義藴始分爲四德聖人論易旁通不拘曲盡義理正如論射隼于髙墉之上而曰藏器待時論三人行則損一人而曰天地絪緼之例也善乎考亭之言曰有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不必横作主張若就彖釋彖就文言釋文言何六十四卦之不可一例而必爲此諸説之紛紛乎故愚論乾之彖終以本義爲正而本義於彖傳文言究何嘗不分晰四德於此更可見本義斟酌之深心矣 乾坤有文言而佗卦則間見於繫辭傳上下葢聖人舉乾坤兩卦示人以讀易之法應如此擴充體會耳所謂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者此也明乎此則三百八十四爻皆有無窮之藴不獨乾坤兩卦及聖人已發揮之諸爻也 乾卦天道也陽道也君道也父道也夫道也聖人之事也坤卦地道也陰道也臣道也子道也婦道也賢者之事也何以明其爲天道地道乾曰資始坤曰資生乾曰統天坤曰承天是也何以明其爲陽道陰道乾曰龍坤曰牝馬乾曰陽氣潛藏坤曰陰始凝是也何以知其爲君道臣道乾曰首出庶物坤曰无成有終是也父與夫從乎君陽類也子與妻從乎臣陰類也何以明其爲聖人之事賢人之事乾曰龍德正中坤曰黄中通理是也惟其爲聖賢之事故但繫之以咎悔咎悔者時爲之也雖聖人不能無也至于凶吝之事則無之矣故諸卦有凶吉之辭而乾坤則無也//

Δ
乾。卦、彖、象、文言。其旨不一。而統於健之一言。所謂萬物資始。乾道變化。皆惟至健則能之。剛健雖分體用。惟剛故健。無二理也。中正則健之至。正而不偏。純粹則健之至。純而不雜。聖人學天而純乎天。故曰大明終始。君子學天而未能純乎天。故曰自强不息。此所謂賢希聖。聖希天也。宋儒曰。天地别無所爲。只是生物。春夏則生機達於外。秋冬則生機斂於中。斂之正所以發之。要非至健。安能亘古及今。生物不息。若此之盛也。設使天地一日氣化不行。則生生之機息。而後此將如何接續。故曰利貞者性情也。作聖配天之業。亦法諸此而已矣。六爻皆有乾健之德。而所處之位不同。故曰六位時乘。初九以聖人之德而隱。九二以聖人之德而見。在六爻中。地位也。故處之而安。三四則上下之間進退之際。在六爻中人位也。人事憂虞之府也。故處三而惕。處四而疑。三則盡乎修己之事故惕。四則將舉而措之事業也故疑。五與上在六爻中天位也。故曰在天。然進極必有退。盛極必有衰。故亢龍繼之也。然則聖人且有亢乎。堯之言曰:予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舜之言曰:耄期倦於勤。汝惟不怠。總朕師。皆所以謹亢龍之悔也。飛龍在天。堯舜之事也。見龍在田。孔子之事也。故繫之曰。天下文明。其與首出庶物者。夫何有大小之别乎。終日乾乾。夕惕若湯之。聖敬日躋。夕惕若湯之。文之日昃。夕惕若湯之。不遑武之。敬勝怠也。或躍在淵。湯之鳴條。武之牧野也。合觀湯誓、牧誓之言。長慮却顧。不敢先事而躁。不敢後時而退。非即其義乎。觀乎乾。而聖人之道備矣。// 


沒有留言: